永远不要高估自己

不要高估自己的影响力

最近在看崔永元的新书《有话说》,其中小崔年轻时的一段经历让我深有感触。

刚成为主持人那会儿,小崔总是自带一份年少时特有的得意和傲娇,本能地将自己当做舞台上的主角。

认为大家来录节目或者到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厅就是来看崔永元的,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左右观众的喜怒哀乐。

于是他每一次出场都精心装扮,甚至提前准备好各种名言警句,用来“舌战群儒”。

但是最后发现,观众对他并没有那么多的关注,这样的结果,使其深受打击。

后来他慢慢意识到大家并不是来看崔永元的,而是看采访嘉宾的。

一想到这里,他心里一惊,赶紧调整心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配角。

然后他发现自己终于找到了主持人该有的状态,当他开始不把自己当回事,便有了那个手持话筒叱咤荧幕的小崔。

英国《每日邮报》曾经发表过一项科学研究,人们经常会硬性感觉有人盯着自己,其实压根没有。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女同学阿兰,名校毕业,后来进入一家外资企业,可工作多年,一直没能得到提升。

一次我和她谈及当下的工作状态,她颇为烦恼地和我说她现在很“自卑”:

明明一个简单的任务,总是担心哪里会出错,瞻前顾后,效率低下;

遇到机会,也不敢表现自己,怕说错话,被领导否定;

甚至弄花了妆容,都能尴尬一整天,担心同事笑话……

一天天畏首畏尾,越来越没有成就感。

仔细想想,她哪里是自卑,明明是将自己看得太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

可是这样除了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把自己压榨得精疲力尽,对其他人没有丝毫的影响。

诗人鲁藜有一句名言:

“还是把自己当成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做人,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并没有那么多观众。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音乐指挥家沃尔特·达姆罗施在一次演讲中曾说起过这样一个故事。

20多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全美著名的指挥家,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赞美,自以为才华举世无双,地位无人可撼。

一天排练,他忘了带指挥棒,正要派人回家去取,秘书说:“不必了吧,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根不就行了?”

他想秘书真是糊涂,除了我,别人带指挥棒干吗?

可话音还没落,大提琴手、小提琴手和钢琴手,各掏出了一根指挥棒。

那一刻他突然醒悟:原来自己并不是什么不可或缺的人物,很多人一直在暗中努力,随时准备取代他。

这个世上没有谁是独一无二的,无论离开了谁,太阳还是正常升起。

最近正值毕业季,也是招聘最火热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了前同事阿铭的电话。

阿铭已经离职半年,他原本是公司的骨干,虽然也是一个闯荡社会没两年的小年轻,但是工作能力突出,一个人的业绩抵得上两个普通员工表现。

这样的人自然没少得到老板和同事的称赞,当然奖金也是拿到手软。

人嘛,但凡有些成绩,一不留神难免就有些飘飘然。

阿铭年轻气盛,一次因为工作理念上的问题,和老板产生了分歧,并且坚持认为自己的方案要高人一等,几番争论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一气之下便递交了辞呈。

阿铭当初是带着“有眼不识金镶玉”的那股心气离开的,可当我这次再接到阿铭的电话时,已经感受不到曾经的那股盛气凌人的模样。

从公司出走的半年里,经历得多了,他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言语间他有意回归,但是在他离开的那一刻便已失去了那个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

离开他,公司照常运作,这半年间也出现了比他更优秀更努力的人。

培根说过:

“人世间最大的谄媚者是一个人的自我,和它相比,其他的谄媚者都显得很有理智。”

一个人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更不要将别人的恭维当做你的实力。

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

听过一句话,很真实也很残忍:

“20岁时,我们顾虑别人对我们的想法;40岁时,我们不理会别人对我们的想法;60岁时,我们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生长在一个大家族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中。

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把自己藏在饭厅的柜子中,想像着大家找不到自己时的紧张与慌乱。

然而无论是关系多么密切的亲朋好友,酒足饭饱后都各自离去,根本没人注意到他的缺席。

又饿又丧的他如霜打的茄子般,只能灰溜溜地走出柜子,吃些残羹剩饭。

从那以后,英若诚就告诉自己:永远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一个人的关系,否则就会大失所望。

记得《山河故人》里的一句台词:“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这世上没有谁离不开谁,有时候,一个转身,就形同陌路。

或许,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不管有多么频繁的来往,随着时间的流逝,横亘在彼此之间的便是渐行渐远的距离与陌生感。

罗素曾经说过:

“在和别人、即使是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一切交往中,也应该认识到他们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触及的是他们的自我,而不是从你的角度、从触及你的自我来看待生活。不应该期望任何人为了另一个人的生活而改变他的生活。”

每个人,终究是独立的个体。

无论在何种关系里,何种地位上,都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

与其纠结你和任何人的关系,倒不如学着过好自己的生活。

人与人相处,最好的心态莫过于:亲疏随缘,爱恨随意。

放下自己,仰望星空

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少有为的他,挺胸抬头迈着大步,进门便撞上了门框。

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着说道:

“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上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无限地拔高自己,进而陷入盲目自大的状态。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种评论都有。

但是面对纷至沓来的闪光灯,他总是一副谦卑的模样:

“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地,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

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

常言道,山外青山楼外楼,一山还比一山高。

只有撇开那颗颗高高在的心,学会看轻自己,你才能时刻自省,不断进步。

做人,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376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26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966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32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19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92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33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01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43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8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6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92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96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2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4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