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肃,字穆之,北宋大臣,燕肃曾历任地方及中央各种官职,秉性正直,为政清简,精明干练,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被誉为“燕龙图”。
他学识渊博,精通天文物理,有指南车、记里鼓、莲花漏等仪器的创造发明,著有《海潮论》。工诗善画,为文人画的先驱者。
01、自幼丧父,刻苦好学,中进士
961年燕肃出生在山东青州,那时兵荒马乱,连年战争,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他从小家中贫寒,父亲燕峻在他6岁的时候去世,只靠母亲给人家浆洗缝连,做些零活维持生计。
燕肃自幼就好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年少又有志气,刻苦勤奋钻研。白天干活晚上读书。
稍大后就离开了家乡,一边给人家帮工,一边拜师求学。由于他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学业日益上进。
他时常访问各地,他也曾经长期游学,在外漂泊多年,勤俭节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四十六岁时他考中了进士。
02、受寇准赏识,被举荐
燕肃举进士,补凤翔府观察推官,主管司法事务。这时寇准因事降职,正在凤翔担任知府。
一天寇准宴客,燕肃在被请之列。宴会上表演寇准最喜欢的柘枝舞,舞女身资矫健,节奏鼓声多变。
舞兴正浓,彩声雷动之时,伴奏的鼓环突然脱落,鼓声戛然而止,舞蹈随之停顿,众皆唏嘘惋惜。
当主人示意找人修理时,大家面面相觑,无人敢应。燕肃自告奋勇,“请以环脚为锁簧纳之”。
他把锁簧从脱环的地方放进鼓里,则坚固不脱,众皆大喜,舞会得以再现高潮,气氛则更加活跃,寇准非常高兴。
994年,寇准自凤翔召还,任参知政事。他深知燕肃是一个学问渊博、精明能干的人,便推荐他任秘书省著作佐郎,后来任临邛知县。
03、任临邛知县,更改祖制
燕肃在任临邛知县的时候,下查民生疾苦,了解当地刑狱。他发现县衙为了传讯被告者,设置了几名衙役。
而这些衙役经常对原告和被告敲诈勒索,引起审讯中的徇私舞弊,极易造成冤狱。
为防止衙役传讯原告被告的时候敲诈勒索,贪污受贿,由此造成冤案,燕肃决定更改祖制。
他颁布新规定:“削木为牍”代替衙役。书其姓名于木牍之上,让原告持此木牍通知被告。
原告非常认真,被告不敢懈怠,如被告不按期到庭,则要受到惩罚,故而审讯时相关人员都能按时到衙,无需专设传讯人员。
燕肃在任上表现出了自己的才能,取得民心,不久又任职河南府通判,任考城知县。
04、任刑狱使,建议复审冤案,严惩贪官污吏!
寇准回京后,荐燕肃为殿中侍御史,提点广南西路刑狱,继而又徙广南东路刑狱。
燕肃处理众多刑狱中,发现了判处死刑执行斩决的案犯中,有不少冤案,有审判者的主观臆断,有贪赃枉法冤枉好人者,甚至有的代人受死……
燕肃觉得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出于爱民之心,奏请皇上“凡判处死刑,必须慎重”。
建议:凡处以死刑的案犯,均可以上诉,任何人包括各级官员不得阻止。对上诉案件必须认真复审,不可一经判处死刑要过一阶段,经过复审后再行处决。
皇上采纳了他的奏议,一时上诉的人很多。燕肃在参加复审中,明察案情,着重证据,对有冤情的案件,不管牵涉到什么人,一律秉公判断。
燕肃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不仅解救了一批被冤屈的好人,还严惩了那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陷害好人的官员。
05、任地方官,为民造福
当时,丁谓在朝中当权,对燕肃有点嫉妒,就让燕肃再任地方官。燕肃先知越州,后徙明州。
他在明州做出了贡献。明州民俗强悍轻浮,打架斗殴经常发生。燕肃制定政策,独罪先动手打人者,很快扭转了此种不良之风。
后来由于政绩突出,被召回朝廷,直昭文馆,担任定王府记室参军、判尚书刑部。
由于他为人低调,为百姓着想,不久升至龙图阁待制、权知审刑院,再知梓州。
06、研究潮汐,绘图,著书
潮汐是一种由于海水受日月的吸引而造成的自然现象,但当时人们对这种现象并不认识,说是“天河激流”或“地机翕张”。
燕肃认为这些说法均不可信。为了寻求正确答案,他在沿海各地进行实地观察、试验、研究,并对各地海潮做出了比较。
经过十年的积累,终于在1022年燕肃写出了著名的论著《海潮论》,并绘制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海潮图》,以说明潮汐原理。
《海潮论》是我国对海潮成因的第一次科学论述。指出了日月的引力是形成潮汐的原因。
指出在一月之中朔望时期潮大,上下弦时期潮小,这些论断是科学正确的。
《海潮图》的出现,给当时带来了极大的益处,给渔业生产和航海提供了条件,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造福了国家和百姓。
07、造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指南车亦称“司南车”,利用齿轮机构制成,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到宋代它的制造方法已经失传,没有任何资料记载。
1027,燕肃任工部郎中时,复制成功了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燕肃的指南车是一辆双轮独辕车,结构巧妙,新颖独特,车上立一木人,伸臂指南。
车上除了2个沿地面滚动的车轮外,还有大小不同的7个齿轮。车身涂为红色,上面绘制有青龙、白虎及花鸟图案,四角垂有香囊。
记里鼓车亦名“大章车”,也是利用齿轮机构制成的,大约在汉朝或晋朝已有记里鼓车,不过记载得较为简略。
燕肃重新设计了记里鼓车。燕肃的记里鼓车分上下两层,上层有一个木人,车行1里,木人击敲;下层也有一个木人,车行10里,木人击镯。
这种记里鼓车在部队行军和道路测量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可见燕肃在技术上的表现十分惊人。
08、发明莲花漏
燕肃又是我国古代计时器——莲花漏的发明者。在钟表尚未出现以前,我国用漏刻计时。
1030年,他在旧漏刻的基础上,创制了新的漏刻,因其顶端是一朵莲花,故称“莲花漏”。
莲花漏法献上后,朝廷令司天台考于钟鼓楼下,“州郡试用,以候昏晓”。1036年,各地“皆立石书载其法”。
莲花漏法颁行通用后,受到各方面的称赞,朝官夏竦为莲花漏作铭,称其“秒忽无差”。
09:精通音律
宋仁宗时,他判太常寺,掌礼乐等事,燕肃上疏说:“大乐制器岁久,金石不调,愿以周王朴所造律准,考按修治,并阅乐工,罢其不能者。”
朝廷下诏,让他与李照、宋祁、李随等人,将朝廷钟磬全部修理一新,按王朴律试验敲击,以合律准,试于后苑,声音和谐动听。
10、擅长写诗
燕肃喜为诗,其多至数篇。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赠惠山庆上人》:
陆羽泉边倚瘦筇,参差台殿映疏松。
五天讲去春骑虎,一钵擎来昼伏龙。
像阁磬敲清有韵,苏庭云过静无踪。
相逢多说游方话,知老灵山第几峰。
燕肃性情淡泊,他喜欢山村宁静的生活曾写下《辟居》这首诗:
茅茨城市远,草径接鱼村。
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药炉留火暖,花坞带烟昏。
静坐搜新句,冥心傍酒樽。
11、尤其擅长绘画
燕肃性精巧,能画,入妙品,图山水罨布浓淡,意象微远,尤善为古木折竹。
燕肃作画“生平不妄落笔,登临探索,遇物兴怀,胸中磊落,自成丘壑”,在取得大量素材后再行创作,所以他的画“妙于真形”。
他为官署、庙宇作过不少壁画,他判太常寺时绘制的《寒林屏风》,被誉为“绝笔”。
他的画作传世甚多,在《宣和画谱》中著录了《春岫渔歌》、《江山雪霁》、《小寒林》等37件。
燕肃自幼家贫,但他学习刻苦,中举后为官廉清,他精通音律,擅长写诗,科技贡献巨大,被誉为一代科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