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和感情的相同,比之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子,两个人尽管隔得很远,却也很近。——柴可夫斯基
01 好友M
我距她直线飞行距离12个小时
距我们相隔太平洋也有将近六年的时间了。曾经我们像双生姐妹一样,连同班同学都有认错我们的时候。
现在呢,
每年我们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相聚在一个城市,能见面的日子屈指可数,我们从未有过什么约定,说的最多的就是“有我,大胆去做,我会支持你”。
平日里我们几乎不发微信也不打电话(也由于时差的关系,时间总是很尴尬),但生日的祝福短信却从未忘记过
总结起来,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有体谅对方的心吧。
有人说“平常不见你们聊天,每年这两天都能看见你们秀恩爱”,因为我们都明白,对方很重要。
我们不会因为信息的延误而斤斤计较,也不会因为金钱产生分歧,这应该算是很好的默契了吧。
相聚虽然短暂,
但好在“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分离从来不曾迟到
但我相信
你始终都会出现来我未来的生命里。
好友Q
说到朋友Q,她比我小一岁,在她的生活里从来都是一片祥和,那些尴尬到死的情节,到她那儿总是有普天同庆的气氛。
说远了,她是我孤苦奋斗的时候相识的朋友。
一年之后,她奔赴意大利,
说实话在她身上我并没有感觉到时差这个东西,最开始一段时间我甚至在想“这孩子不用睡觉的吗”。在枯燥无味的内段生活里,她总是带给我最多欢笑的人。
说起我们的关系,应该感谢她的……坦诚。朋友间总有一个需要坦诚一点,另一个来理解他的坦诚。
我是一个常常有所保留的人,这与我的性格息息相关,我很难把我的心情、心事说给别人听。或许是因为我跟她有相同的经历,她总是把她的感受坦诚的讲给我听,她曾经说过“我知道你会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这么觉得”。
有一段时间她情绪低落,经常在半夜聊我们还不太理解的人生道理,总觉得前路漫漫,多生波折。
那次在我们互道晚安之后,她又发了一条语音给我“我觉得很谢谢你,这么晚你还听我说这些,怎么说呢……真的谢谢……”
——03:46
互道一声感谢,或许就是朋友间最好的回报。
损友三人组
说起他们俩,离我的距离加起来大概能绕半个地球了吧。我们三个是个挺神奇的组合,长得没什么相似不说,连性格也相差很远。
认识他俩多年,每次我们凑在一起的时候,什么小资,情调统统都离我远去了,喝一杯,倒总是很有默契。叽叽喳喳没完没了,损人又利己。
作为三人中间唯一的一个男生,总是受到我们两个的“攻击”。有时候想到我原来好像太过刻薄总想跟他说声抱歉,但一听到“咱们这关系,谁跟谁啊”这种活,就又默默的咽了回去,说出来估计会“被打”吧。
我们彼此都清楚“攻击的外表下”有一颗愿你更好的心。
之所以我们的友情可以走到今天,秘诀就是“别太认真”,过分的认真可能是隔断你们友情的利刃。
人生短暂
有两三好友相伴,实是幸事。
在这个留学如此便利的年代,大家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能存留下的更应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