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加班,周末还在加班,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呢?很多职场新人是这样过来的。
整日忙碌然而收入仍不见提升,看了那么多在线教育课程,仍然没有办法GET到关键技能点。
自学一个新的技能迟迟不能入门,课程看着看着就一直放在收藏夹中,再也没有点开。买的书也一直躺在床边,伸手就可以拿到就是不去碰。
说好了周末出去HIGH,自我充电,却迟迟起不了床,在迟疑、顾虑中纠结周末就这样流逝了。
那么你就遇到了人生的四分之一危机,看着很努力却深深的活在焦虑中。
多少次在午夜梦回被惊醒,未来的迷茫,当下的烦扰,对过去的后悔。今日种种,是昨日不努力的结果吗?一个人受成长环境是不由自己决定的,去除一些随机外界干扰因素,是什么阻碍了你的成长呢?
恰同学少年的时光已不再,又有多少人还保留着最初的青云之志,人生的四分之一危机到来,不禁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自由的渴望和物质获取的能力的矛盾是那么尖锐,诗和远方就在前方却隔着一涧激流。
四分之一主要体现在效率低下,做事没成就感。做事效率低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两个:一个是能力不够,一个是态度不端正。能力不够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补回来,态度不端正要改变就得端正态度,这个靠个人的能动性很难,只能从外部去强行改变了,在高压下或许能改变或许直接被压废掉,顶不住压力就真的没救了。
《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技能型的能力的快速提升需要学习前人的方法,熟练使用相关的工具,通过工具提高输入输出的效率。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计划和决策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服务能力这些软能力都是需要结合经验去提升,历练越多经验值越高,能力水平相对越高。
心有多大,天地便有多大。很唯心的一句话,然而这也是一个人战略格局的映射。一个战略格局需要有自己的框架体系去支撑,你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撑得住你的格局。格局需要分层,每一层需要对接,要有接口去连接,需要协议去规范。
如果人生每一步都尽力走的踏实你还是否还会留有遗憾?
找到一个领域,确定一个目标,规划出可能存在的路径。然后通过艰苦奋斗跨过这个领域入门的门槛,逐渐走向成熟,对所在领域也有自己的认知。制定计划,执行计划,监控进程,平稳着陆,做出质量合格的产品或优质服务。
种下一颗种子,欣赏一树繁花,收货累累硕果。花和果实是可以看成需要的成果,分析自己需求,选择种子,在播种的季节种下一颗种子,这就是启动阶段,选择好播种时间,计算播种、发芽、成长的时间,这是计划,对生长环境中N,P,K等元素含量,进行环境分析,松土,浇水,修剪,授粉是过程控制,病虫害控制是风险控制。最后收获果实就是可交付物。过程控制结束,这是成功的管理过程,如果果实达不到预期的饱满,没有在预期时间成熟这都是失败的管理,超出预计范围,质量也有瑕疵。在整个过程中还要用到各种工具,使用工具就是基础技能。
很多都看过曾国藩的传记,曾国藩这个人天赋不高,小时候高烧把脑袋烧坏了,智商略低于常人,然而他的做事极度认真,宛如强迫症晚期。以圣贤为榜样,以慎独为准则,以血战为勇气,达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他终结了太平天国。
修身:坚持写日记,严格执行修身的标准,在官场中形成一股清流,名声渐起,因此获得提携,后来提携他的人犯事,他也因为自己的品行不受牵连。
“结硬寨”(正):就是基本的办公技能、快速的信息收集、提取能力、专业领域必备技能过硬。初入职场,很多人都不知道办公软件的常用技巧,以至于网上到处都是卖OFFICE办公技能培训的课程,还都是标题党,名字高大上,其实内容很多都能百度,然而他们的价值体现的哪里?——最终的价值在于他们有完整的体系,没有体系这是硬伤,考虑问题你把握不了全局,总会出现遗漏。所以,基础的技能体系要完善,能够熟练使用,这也是招聘要求里面写的必备技能。
“打呆仗”:就是事先要做好计划,确定涉及的范围,然后再去执行。识别相关的干系人、风险,并进行按影响排序。实时监控保证执行过程能按计划在可控范围内执行,不要偏离太远。
曾国藩的奇体现在公关(奇):太平天国起义阶段每次战胜必然分军功,相关官员送礼送钱,公关做的很好,用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更好的统摄战局,实现自己修齐治平的目标。走出了礼法对自己束缚。
以正合,以奇胜,“正:守一而止”,一个目标,一个计划。实现过程可以 “奇”也可以“正”。
内圣外王这种境界是庄子给儒家的评价,纵观历史能达到的人寥寥无几。个人内在品质的修养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一直坚持很困难,而一旦产生污点就很难擦去。这个关乎一个人长期发展的格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系列目标的升级组合是一个内在品质培养的完整体系。
毕业后做的化工,和本科专业一致。做了7个半月在公司内转做ERP维护。从0到1,跟了公司的ERP项目。关于ERP软件实施已经探索出固定框架,细分到大的行业,不同行业有不同的方案框架,对于一些细分行业要根据实际业务的进行定制化实施。ERP软件实施一般分为:
项目启动、项目蓝图、项目实现、项目上线准备、项目上线、系统维护
项目启动:
在项目启动阶段首先会召开启动大会,项目发起人(一般是公司总经理或是BOSS)召开大会,宣布项目正式启动,公布甲方,乙方共同制定的项目章程,公布项目实施的总体计划,奖惩制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公布各个部门的干系人名单,关于干系人识别ERP软件实施具有专有的角色名称,乙方业务实施顾问,甲方的内部顾问(IT关键用户),甲方的职能部门的经理和主管(业务流程经历和业务关键用户)。干系人都归类定位了。
1.项目启动:
对软件实施范围内的业务部门的干系人进行概念培训,培训结束就是考试!检验大家对ERP相关概念的学习,方便之后的业务调研。职能部门的业务流程经理和关键用户是调研的主要对象。启动阶段结束的成果就是每个模块一份调研报告和一份问题清单。根据调研可以确定对应的业务流程数量。
2.项目蓝图阶段:
在调研中确定业务流程,每个流程再次调研,同时结合软件的标准流程逻辑设计出流程图,一些流程节点存在争议要通过召开会议讨论出结果,并形成会议决议,一般一次讨论不出结果,需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争论结束后,大家相互妥协达到新的平衡,最后形成文档,参与人签字确认。一般多数流程都会和之前发生变更,根据新的业务流程设计岗位,根据岗位让人力资源配置岗位人员。
3.项目实现:
根据蓝图阶段设计的流程在软件中进行参数配置,基础数据准备。基础数据包括组织架构、物料编码、往来单位、财务会计科目、成本中心与工作中心对应等。单模块测试、多模块集成测试。用户权限设置(根据岗位设置权限)。员工培训,接口开发。
4.项目上线准备
系统启动需要在月初启动,启动前将之前基础数据倒入,未结束的业务数据。
5.系统上线
系统上线要快速结束业务数据初始化,拖久了风险大。为了提高上线成功率可以进行预上线,各个模块的数据导入系统,所有业务数据都输入系统。上线支持2个月,月结2次没问题,项目就可以顺利关闭。上线后会根据业务需求和同行业使用的报表进行报表开发。
6.系统维护
乙方撤离,甲方成为系统维护的主力,维护系统正常运转,保证数据准确性。
项目关闭再回首,满是波折。结合项目管理的教程对比公司实施计划才懂得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水平很高,控制的严谨。项目结束满是经验教训:
计划最重要:计划最重要,做好计划,准确识别干系人,准确识别需求,业务流程可行性和合理性需要和职能部门多交流,准确定位。
事情搞不定就先搞定人:人际关系复杂的公司搞定事一般先搞定相关的人。
多测试:业务流程要多次测试没问题再投入使用,不要轻易更新软件和数据库,更新了就回不去了。
数据备份:数据安全性必须保证,备份数据,备份服务器。
赏罚分明:考核必须及时执行到位,承诺的奖励也要实现。
个人成长是内在品质和外在的技能辩证统一,上面的两个例子是挑出两个体系的简介,是我常用的两个主要架构。技能的发展终究会有瓶颈,最终还是会内在品质支撑自己前行。内圣外王值得用一生践行。
在体系架构下面在填充常用的技能,技能最好先按体系学习,碎片化学习不利于体系学习,营造一种虚假的成就感。用SMART,SWOT,WBS等工具去分解目标,量化,用一个个小目标完成后的成就感推动自己前行,遇到抉择快速决断,不断地发现需求,测试,循环前行。如果这些工具不会至少要会使用问题清单来对问题进行跟踪,问题清单配合月度计划、周计划进行使用。问题清单我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对计划执行、日常问题进行记录跟踪具体到天,时间跨度大。一种是具体到分钟,记录一天自己的时间分配,对自己处理问题的计划、决策能力、执行效率进行分析,找出自己不足。长时间使用可以对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进行优化,短期解决不掉的问题也会提醒自己多去尝试,或者找相关的专业人员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