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为欣赏审美的对象,在感官与心灵上都给予欣赏者感性的快感体验。创作者洞察之美感意象,通过艺术的渲染可以表达出其中的意境。舒曼曾说:“在一个艺术家心目中,诗歌却变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
不同艺术门类创作的动机其为创作者的灵感发现,将美尽收于心中意象。画家将“美”拼凑出色彩线块,音乐家将“美”谱写出旋律音符。“如果音乐是流动建筑,那么建筑就是凝固的音乐”,艺术是相通的。
《乐象》篇写到:德者,性之端。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不论是文字、旋律、形体,都是创作者本心的情感宣泄,动容着艺术创作形式的的多样化。
西方二战动荡流离的年代,艺术家则将内心的控诉与呐喊灌注于艺术创作中。《广岛受难者的挽歌》哀声般不和谐的音域,正如那副堆砌出的呻吟图块的《格尔尼卡》。虽然艺术形态不同,但同样传达出在侵略者暴行下,人民的悲痛与对和平迫切的渴望。用艺术情感的心胸,体察现实的形态,“澄怀味象”般感叹时代沧桑。
音乐家舒曼曾说:“画家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音乐家用优美旋律来表现。”格式塔“异质同构学说”指出:不同门类艺术形式在表达内容时的不等高度立场的诠释。虽形式不同,但依然可以产生欣赏的共鸣。艺术是本质情感的宣泄,文学作品传递于典型形象和故事的刻画,美术作品传递于色彩线条的描绘,音乐作品传递于摇曳旋律的谱写。由此,同一“能指”可由不同“所指”来表达。
艺术门类间的交融,品味于情动般的内在感化,正是艺术家相通的体验所感,方可体察艺术的价值,“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