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早起,是床抓住了你的身体,还是精神控制了你的懒惰。
看一本佶屈聱牙的书,忍不住刷微博朋友圈,是本能地逃避费神的思维,还是一颗不安的心禁不住八卦的骚动。
看书:多难熬,多费脑;玩手机:多放松,多自在。真诚地说,谁都愿意选择舒适轻松,完全没问题。吃饱喝足晒太阳,逛街旅行尽情嗨。瞧,多享受。那问题来了,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生物?周末躺尸般赖床的时候,为何会有罪恶感?
如何定义“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是漫无目的刷朋友圈、看小视频、聊天八卦,求得一处安放无聊的所在。 或者,我的存在是为自己设立一个一个目标或是难题不断刺激大脑然后攻克。是自嗨的愉悦感更高,还是外来刺激的兴奋度更高?是个难题。
七十多年前,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进行了概括。人,总是在不停地追求不同层次的需求,需求层次的次序也并非固化。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同人所追求的需求层次息息相关,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而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那么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精神和身体的舒适区,是否也就暗喻着,停留在安全需要追求阶段止步不前?这种角色,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细思极恐。
赖床,已经变成了影响人类社会国家发展的因素。
那么凭什么和赖床作斗争?
……
意志力或决心,这是我能想到一个比较合理的名词。
意志力的力量,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决心,会让人的心理功能或身体器官服从大脑的指令,意志力迸发出的巨大力量即是决心。
今天的偷懒会为你明天偷懒准备理由,明天偷懒会为你今后偷懒准备理由。总在一瞬之间,精神、身体的舒适、困难,就被大脑利落地选择。要么精神战胜了身体,要么身体战胜了精神。
法国17世纪的著名将领图朗瓦以身先士卒闻名,每次打仗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在别人问及此事时,他直言不讳道:“我的行动看上去像一个勇敢的人,然而自始至终却害怕极了。我没有向胆怯屈服,而是对身体说‘老伙计,你虽然在颤抖,可得往前走啊’!”
任何勇敢总是伴随着胆怯,任何一往无前也都有退缩如影随形。人的身体和精神所组建起的各种队伍不停地互相讨伐厮杀,勇猛作战,就像逐鹿中原一般,风起云涌、旌旗猎猎,甚至在你毫无感知的状态下这种斗争无时不刻不在进行。
你,更愿意谁问鼎中原?
谁,不是劫后余生?
如果可以,我更愿意我的大脑中,储藏着取之不尽的财富。
如果可以,我更愿意那些未被挖掘出来、深深埋藏于我身体内的意志力能成为我的领袖。让我能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持剑而上,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