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接连几天的秋风秋雨,带走了秋天仅剩的那丁点热量。寒露紧跟始站岗,隆冬的到来已是进行时。
每当这个时节,又到了老人们沿袭了多年的良好传统——冬储的时节了。
这个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套着毛驴的轱辘车,满拉一车的红葱、山药,慢悠悠地在路上晃,到小区门口的时候停驻。往往不长时间,便被一群大爷大妈们围堵,然后呼儿唤女来扛他们买的山药红葱。老人跟在儿女身后,喜气洋洋的,像是保留了秋天的丰收的喜悦,又像是联想到冬天大雪封门时候,端上一盆热气腾腾的烩酸菜的温暖与知足。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没有冬储的习惯的,我也是。一年四季超市购物的习惯,家里没什么了都是现买,顶多在结账的时候,对于冬天的高菜价感慨一番,依然不愿意冬储。大概是没有经历过老人们那个物资匮乏的时期,在那个年代,冬储的意义更像是拥有了能够让全家人度过寒冬的安全感。所以,每当看见老人们冬储,我更多的是理解,但不会学习。
02
自从公婆搬来与我们同住,老人的冬储习惯也随之迁徙了千多公里的路程,在这里扎根,我也随之享受到冬储的带来的好处。
公婆冬储的习惯不是购买那一袋又一袋的红葱、山药,他们喜欢购买白菜、芥菜、洋姜、胡萝卜、青椒、地环这些蔬菜,洗净,晾干,然后泡在一个个缸里发酵,酿造出各种美味的泡菜。
于是,往往吃饭的时候咸菜比正菜多,刨去家常的炒菜、烩菜之外,桌上依然有六七样各色咸菜,琳琅满目堆了满满一桌,让人眼花缭乱,食欲满满。
这几天,天气渐凉,公婆的冬储也开始了。
那天下午,公婆去超市用小十月的婴儿车推回十几颗白菜,放进屋里后,就到床上躺下。小十月跑过去找他们玩耍,也是恹恹的,并不起身,躺着陪同玩耍。许是累了吧,我赶紧把小十月招呼过来,带着他出去转。
晚饭的时候,婆婆感慨:“真的是老了,下午买那几颗白菜回来,就累得不想动弹。前几年,自己家院子里种那一垄垄的大白菜,收起来也是腰不酸腿不疼,现在真是不中用喽。”我连忙宽慰:“一天天变老也正常,你们过来三年了,三年都足够一个刚出生的孩子上幼儿园。老人,三年前的身体和三年后的身体肯定没法比的。”
03
我能理解婆婆的感受,一直自信满满的身体,突然发现不是当初想象的样子了,一瞬间感觉到自己的衰老,那必然是失落、难过的吧。时间的车轮转的飞快,我们不遗余力地追着它飞奔,却依然阻止不了它匆匆的离去。
春天里俏生生探出头的叶芽还在,不经意间绿意就已经遮天盖地,只能从缝隙里漏下一点点的阳光。夏天连空气都燥热到炙烤皮肤的灼烧感还在,熟透的果儿就已经红着脸蛋,挂在枝头,在轻柔的秋风里摇曳出阵阵果香。红的、黄的叶子还在枝头摇摆,一场凛冽的雨,便把它们打落在地,然后牵着冬的手儿,悄悄到来。
那么得快,快到措手不及,一年的轮转就已然到了尾声。
恍然间还是在父母臂弯里玩闹的孩子,一个驻足的时间,已然成家立业,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尚还能清楚地想起儿子刚出生时,那张皱巴巴的小脸,可转眼间,他已经会呼喊着我的名字,叫着:“苏朵儿,吃包包!”。
那么的快,快到惊慌失措,曾经感觉漫长的人生,已经无声无息地过去一小半。
04
想起国庆节期间,自二姐家吃过饭,往家走的路上,和先生谈论起二姐家的孩子。
2007年,我们初到这个城市时,那孩子还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爱吃、爱笑、爱闹的胖娃娃。喜欢和我压跷跷板,曾在圣诞节的时候吃东西吃到抱着滚圆的肚子喊疼,也曾在我偶尔给他看家庭作业时,被检查出做错的题目时,那个不知所措的眼神。
可转眼间,那个曾经的胖娃娃已经是高二的学生,刚刚度过他的成人礼,再有一年就要高考。
可我们还如当初的样子,朝九晚五地上班,不温不火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大概在一个孩子身上,才能真切地看到年轮的痕迹。于是我们突然发现自己也跟着变老了,我们的眼角不觉间已悄悄爬上皱纹,病痛也开始频频光顾这个曾经强健的身躯。
在追赶时光匆匆的脚步里,只有家人、有文字、有照片,记录着我们一路走过的岁月。每每想起,还是能回想起当初的情景、心情,然后嘴角会挂着叫那个做回忆的感慨与微笑。
就像公婆腌的那一坛坛的泡菜,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明丽色彩。每每品尝,总能想到那个明艳动人、果香四溢的秋天。
(-END-)
爱生活,爱文字,我是喜欢用文字记录温暖的全职妈妈,想把每一天过出不一样的精彩。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不求打赏,求关注,么么哒,亲亲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