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在我们的聊天中,说得最多的是:我担心。
因为她担心孩子的情绪暴发,所以在玩耍平板上她不断退让,违背互相之间制定的规则,她唯一的底线是,孩子会将平板交给她。因为她担心,所以当孩子威胁要跳楼时,她哭着把孩子抱住,根本不敢放手。爸爸则说孩子肯定是吓妈妈的,已经完全将妈妈拿捏住了;因为妈妈担心,所以妈妈开始给孩子编造一些谎言,以达到让孩子接受的程度。比如智能手机悄悄换成了老年机,孩子回家发现时,告诉孩子的是可能是地震的原因造成的吧······太多的行为,都是担心之后的结果。
我理解妈妈的担心,也心疼一个妈妈做到了这样的程度。可是,这些行为,真正的促使孩子改变得更好了吗?明显是没有的。孩子在得寸进尺,孩子在不断地向父母进行索要。爸爸看不惯孩子的行为,已经大半年没有与孩子说话了,爸爸的心也真够大的。爸爸说,妈妈觉得爸爸的管理方式有问题,只要是爸爸参与管理时,妈妈就当着孩子的面说,不要他管,由妈妈来。家里还有爷爷,爷爷就认为孩子是打得太少了。
听到这里,我是心疼孩子的。爸爸明显知道我为什么心疼,他觉得,如果夫妻两人在教育理念上、行为更加一致些,孩子的教育不至于如此。爸爸的话是对的,孩子在三个大人的拉扯之中,已经无所适从,因此,她选择让自己更加安静,选择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栖息地。她甚至希望未来自己的职业也可以选择游戏。孩子的话可能有些稚嫩,但还是能看出来她并没有丧失对未来的期许。孩子每天的作业都是认真完成的,只是不再要父母检查了。妈妈能做的就是悄悄地进行查看,在孩子离开家去上补习班的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