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本有关小孩饮食问题的书,觉得获益匪浅,很多小孩子不吃饭的疑惑和应对也迎刃而解,在此与大家分享。
《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是日本人藤森平司写的,作者虽然不是营养专家,但是从事多年幼儿园教育工作,对幼儿的饮食习惯培养有亲身体验和深入观察,从第一手的资料出发,针对小孩子的饮食问题,给出了有些新意的回答。
上个世纪的人都经历过食物拮据的情况,所以不存在不吃饭的问题。而如今,除了一些还吃不饱饭的地区,世界上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饮食习惯不佳,以及随之而来的健康问题。发达国家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亦是如此。
人类并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现在的暴饮暴食、进食障碍、贪食症、厌食症、饮食不均匀等问题,导致人类的健康出现很多问题,肥胖、三高、甚至癌症。但是归根到底,很多是我们小时候就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有关。
现在儿童教育问题中,最让父母头疼的就是吃饭和睡觉,而每天三次的吃饭更是挥之不去的烦恼。针对儿童挑食、厌食等问题,应该如何处理呢?
看看下面的日本专家的意见。
日本人称之为“食育”,其实就是吃饭的教育问题,核心不是教孩子如何吃东西,而是从生活和生存中学会饮食的知识与智慧。
食育的目的是培育健康生活基础的饮食行为,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如何通过“吃”,培育孩子的饮食行为。但吃的目的不仅仅如此,因为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只要很好的摄取食物,才能更好的维系健康生活,孩子们才能玩的尽兴。孩子们从玩和生活中学习吃,再从吃中学到很多东西。
给人生带来乐趣的是吃,丰富人生的也是吃,促进维系人际关系的也是吃,我们要重视这一点。
一,人类饮食行为
1,食育的前提是享受吃饭的快乐。
人生来就知道吃的快乐。吃饭虽是人类生存的手段,但人并非时刻都是意识到因为生存而吃饭。我们不应该总是劝孩子吃饭,而是应该主要引发孩子“主动吃饭”的意愿欲望。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多吃,才不挑食。孩子们能够高兴的期待这顿饭,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而不是被谁强制来吃。
“快乐的吃,才会营养身心”,反之,强制吃饭则不利于营养身心。
2,人类饮食行为的特征
所有生物都是靠食物延续生命,而人类与其他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栽培”,人类会培育能够长期吃的食物。
栽培食物,在播种,期待收获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神秘,知道有时候疏于照料植物会死去,精心照料则会长大。同时也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通过这样的栽培体验,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注意力、关心他人的心情。从播种到收获的体验中,还会提高其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或挫折就发怒或萎靡不振,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还能形成伙伴意识。
对孩子而言,栽培是一种乐趣。因为孩子吃到自己培育的果实。同时,在培育观察植物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确认自己的成长过程,期待自己理想的未来。
“做饭”,人类会使用火和刀等工具加工食物。
有这样一种假说,“人使用火之后,大脑变得发达”。一方面是人类使用火加工做成熟食之后,人类不需要费力进食,咀嚼肌变小,而使得大脑的容量增大;另一方面,使用火的过程中,测试孩子大脑中的血流,发现其中主管沟通思想的部分非常活跃。
虽然暂时无法确证,也不知道原理,但是用火做饭时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共食”人类会一起吃饭,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
全世界各民族有一个相通之处便是,大家一起吃饭,一个家族。可以说正是整个家族共食,人们在其中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和联系,才形成了家庭。
食物分配是餐桌礼仪的起源,男性将食物带回来,分配给女性和孩子一起吃。
家长让孩子吃饭的行为,也是人类特有的行为。这在大人和孩子之间,从大人的角度看,吃是一种主动行为,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是一种被动行为。从出生断食开始,都是大人喂孩子吃饭,但是到了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会出现孩子喂大人这样的角色变换的行为。大人一般认为这是模仿行为,但是其实这是一种角色变换,有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向人进化的一个过程。
有这样的案例,一个7个月大的婴儿用奶瓶喝奶,妈妈说想要奶瓶,婴儿就把奶嘴伸到妈妈的嘴里;8个月大,就会自发给别人食物,把奶嘴放到自己嘴里,再放到他人的嘴里这样交替的行为。研究人员认为是在“假装给自己吃”和“假装给别人吃”,这样的角色变换中,婴儿能够识别自己的嘴和他人的嘴是相同的,分清类似的关系。同时,通过主动和被动的反复体验,婴儿开始体验到自我和他人的分化,开始有自我意识。
从大人的角度,大人喂孩子吃饭和孩子自己吃是一回事,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却不是一回事。其实孩子内心是阻抗的,因为不自由。
吃的自由包括用喜欢的方法和喜欢的程序吃喜欢的东西。要是缺少其中一个要素就没有意义。即使好吃的东西,别人强迫自己吃,也会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挑食是件棘手的事情。人类在进食中是通过舌头将感受到的食物的味觉传递给大脑,来感觉好吃还是不好吃。人们最近研究发现,在肚子里面的胎儿就已经能够用嘴巴来感觉味道。给羊水加些甜味,胎儿会出现幸福的表情;如果是苦味或酸味,则会皱起眉头;如果是咸味,则没有任何表情,因为羊水本来就是咸味,味道其实没有改变。胎儿还会对有毒和腐败的东西皱眉头,本能觉察到食物的危险。而孩子在长大过程中,味觉会发生改变,可以感受更多的味道,甚至可以吃苦了。据说是孩子看到他人吃的很香而发生的变化,所以共食可以减少挑食,增加食欲。
二,孩子饮食的要素
1,厨房
本来厨房的员工只是做饭,但要是还能够和孩子积极接触,便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比如让孩子看到厨房里面的样子,孩子参观如何做饭,甚至孩子参与做饭。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感觉和体验,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恩惠。
2,进食环境
创造一个符合吃饭的氛围、地点、时间非常重要。铺上桌布,插上一枝鲜花等。
3,餐具
设计孩子的餐具,多使用筷子等餐具,这是和以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比如拿筷子的方法、拧毛巾的方法、使用剪刀的方法,等等,这些传统运用手指的方法,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以及各种运动,还和所有的生活动作相关,是最基本的训练。
可以使用陶瓷餐具,让孩子体验餐具掉到地上会摔碎的感觉,他们就学会小心使用,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体验。
4,待客之心
请客人来吃饭,也是一种礼仪。其中有三个要点。
第一,摆放饭菜应该按照客人便于吃、便于使用的原则,考虑到如何让吃饭的人更加方便,比如米饭放在左手边,筷子放在右手边等。
第二,环境,铺上餐布,摆上鲜花,让环境优美。
第三,会话。快乐的交流。在吃饭的时候创造愉悦的氛围,快乐的吃饭和快乐的交流。
5,做饭
对于孩子来说,做饭就是最好的游戏,有什么比自己将一堆东西变成可以吃的的香喷喷的食物更具有吸引力的。
这个过程要注意,准备符合孩子身体特征的用具。比如菜刀、菜板,以及具体如何操作的步骤,最好是一步一步以图片或照片的形式贴起来,让孩子看到并知道下一步是什么。
这其中最妙之处还是最后的品尝。大家一边回顾做饭的场景,一边快乐的品尝。
6,感觉和体验食材
“不爱吃”某种食材,是因为味道、手感、外观等某种感觉受到过伤害,还是因为某种味道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或是不喜欢那种食物的感觉?其实多数是因为吃了状态味道不好的东西,或是当时的心情不想吃却被迫吃掉,这样肯定就会讨厌这种食物。
而通过让孩子与更多的食材相会,提高孩子的食欲,重要的是孩子的感觉,也就是五感(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让孩子能够充分体验,产生对事物的喜爱。
现在科技发达,大家都重视吃的结果,即吸收到什么营养,而轻视运用五感的过程,即品味食物。我们的食谱过于考虑营养,切得过细,饭菜则成了排列整齐的营养片剂,但是既没有味觉也没有触觉,代替不了吃的体验。
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充分运用无感体验食材,这就是饮食行为能力。
7,感谢的心情
有一天在家里,父亲闻到玉米汤有一点点糊味,不由地问道是不是糊了,还是小学生的儿子对父亲说,爸爸,你在好吃的时候什么都不说,在不好吃的时候却说不好吃,这可不好。好吃的时候你就应该说好吃。父亲狼狈的回答,全部吃光了就是好吃呀!
其实虽然不一定每天的饭菜都好吃,但应该诚实的说出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这才会有真正的感谢的心情。
这种感谢是对食材的感谢,是对饭菜的感谢,是对给自己做饭的人的感谢,以及对食材生产者的感谢。
三,问题解决
1,剩饭
孩子剩饭是个很头疼的问题,浪费食物不说,养成剩饭习惯之后就很难认真吃饭了。
为何消灭剩饭?其实很简单,就是吃掉所有的剩饭。要是大人和老师都不愿意吃饭,孩子怎么可能喜欢吃饭呢?而且大人要是剩饭,孩子可能也觉得剩饭时间很正常的事情了。总而言之,大人的榜样作用很重要。想想一个不想要吃饭的大人,不可能给孩子做出很好的榜样。
这样的好处当然很多,既可以减少浪费,也可以形成吃多少做多少盛多少的习惯,更加有计划性。
2,爱吃比顺序更重要
可能大人和孩子都有一些进食的顺序和习惯,但其实只要是正常的食材,食物进到胃中的顺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养成爱吃饭的习惯。可以先吃自己喜欢吃的,要是到最后吃不进去自己喜欢吃的,强行吃对胃不好。
3,挑食
相信很多家人和老师都在想,是否应该介意孩子挑食?事实上,不应该太介意小时候挑食,也不应该为此大动肝火。小时候挑食,但长大之后基本会和其他孩子一样。
作者的儿子就是这样,不喜欢吃芥菜,但是喜欢吃包菜,营养照样可以均衡,没关系。对于挑食也可以从多角度看,像美国这样挑食的国家,反而出现了那么多的人才。
强制吃反而会有反作用。人的身体可以非常敏感的反映自己的心情。从这个角度考虑,口口声声说为了营养均衡,强行将不想吃的东西塞入孩子口中,对孩子身体是不会有好处的。
假如孩子偏食很严重,有时候可以用这个“剩下一点点了,就先试试吧”的方法。有些孩子不喜欢喝牛奶,这样剩下的就可以分给其他人,这样大家都很高兴。同时在一次剩下一点点牛奶的时候,对这个孩子说,还剩一点点,喝了吧,结果这个孩子试着喝完了,之后就逐渐喝的越来越多,最终可以全部喝光。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表扬,即使进展缓慢也不要沮丧,能喝一点就好了。主要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4,让孩子主动吃饭,引发孩子自身的能力
很多年轻人,在幼儿园以及小学中最不好的记忆,最多的便是午饭和午睡,而同样的人,回答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却是“吃饭和睡觉。”
因为什么最快乐和最不快乐的事情是一件事?这两者的差异就在于是自己主动吃,还是别人让你吃。其实孩子需要具备自己思考、自己决定的能力。
在去参观德国幼儿园的时候,意外发现他们的孩子只要有能力,都是自己去打饭吃,虽然开始都会洒出来,但是之后孩子就学会了。孩子自己决定自己吃多少。
从出生开始,婴儿就自己能够决定自己吃多少,吃母乳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吃了,即使妈妈继续喂。所以其实孩子吃得少并没有问题,因为孩子开始也是知道自己吃多少的,因为每个孩子都不同,新陈代谢能力不同,吃的多少也不一样。所以当别人问“是不是吃饱了?是不是吃太多了?”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但是我们可以再想想,为什么孩子长大之后就不能决定自己吃多少了呢?经常剩饭。这是因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是大人来决定,给多少就要求吃完,这样孩子就把自己的这部分能力封存起来,开始吃家长给的分量。但是成为大人之后,出现进食障碍,追根溯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小孩子就失去了自己知道并决定自己吃多少的能力。
大人往往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必须要交给他们。而且这只是针对知识而言。小孩子本来就具备“生存能力”,我们需要很好的引导提高这些能力。“education”一词是从引发转化过来的。
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妨碍孩子的成长。照顾好婴儿固然重要,而相信婴儿自身的能力更加重要。因为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成长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自己。
5,孩子乱舔东西
婴儿在某一时期,甚至进入幼儿园之后,会舔手指或是周围的东西,以前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现在人们卫生意识提高,对婴儿乱舔非常注意,还会消毒。但其实,人在生存过程中,为了加强自身的免疫力,会在适合的时期将周围的细菌带入自己的身体,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还有母乳喂养的时候,带入一些杂菌反而会提高婴儿的抵抗力,这是有益的。
总而言之,孩子有自己的潜力,我们只要准备好环境和鼓励就好了,我们最好不要妨碍孩子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