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会想儿童美术是什么?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学画画?这个问题太大太广,每个家长心中的答案都各不相同。带着对艺术的敬畏崇拜,面对着各类如春笋林立的美术培训,我们总之想方设法为孩子寻找好的艺术中心。看师资,看教学目标,看教学成果……各种择优比较。
有时候,我看到各种超市各大广场的儿童画展,都惊讶于儿童纯熟的绘画技法。每每都会停下脚步欣赏,可是除了漂亮还是漂亮,我读不到一丝丝儿童画的趣味与生动稚嫩的气息。
艺术家与画匠的区别是什么?艺术与匠气。艺术通常透着灵气透着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内心的激荡触动与灵魂。匠气是什么,好看,除了好看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缺乏自己的个性。
刚毕业那会儿,我也觉得画画就是要画得好看,技法纯熟,临摹越像越好。过了几年,读了《陪孩子一起涂鸦》《从画画开始培养天才儿童》之后,便把绘画当成一种发展儿童的手段,培养孩子能力的工具。也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理念——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抱着这样的念头,我开始收学生,我觉得我的理念目标都很好,赶着社会的潮流,走在儿童画教育的前端,创意绘画!听起来就挺高大上。
随着教学经验的丰富,随着对儿童绘画认识的深入。我时常思考:我希望孩子们学到的是什么?还是我期望获得什么样的教学成果,来证明我自己?
这个期间,我一直阅读各类教育类书籍,前几年都是用“优秀的教育方法”改变孩子,近几年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是“接纳”,接纳孩子原来的样子。我非常喜欢“接纳”,它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美德“包容”的另一面。用一种接纳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儿童画,儿童画又是什么?放下我们心中所有的期待所有的妄念,儿童画是什么?它很原始,很纯真,不论它以何种形式出现,它都是美的,它只是出自儿童之手。
这是一个五岁男孩的作品——小泥人。很多成人看到都会惊叹——什么鬼!哪有这样的人?
这是著名的卡通形象大白,仔细观察,两者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小小的头,圆滚滚巨大的身体,不和规矩比例的长手臂以及短粗的小腿。孩子不知道什么大白,这只是他心目中的泥人,夸张稚嫩。
我们再来看一看被博物馆收藏的,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
这是文物,是我们人类文明进步的鉴证,是艺术发展的标志与象征。它们看起来很逼真吗?甚至许多人都会摇着头说:什么鬼,我看不懂。它们夸张特别有趣,它们粗狂淳朴真挚,只要一眼便印象深刻,刻到人心眼里去了。同样我们中国汉代著名的《说唱俑》也有这样的艺术感染力。
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认识它,是中学美术书里,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什么啊!一点也不好看。可是就这么一眼又一眼,心里却生出好笑的感觉,便记住了。许多年后我才知道,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不一定要中规中矩,它趣味,形象,生动,它本身就是特别的,夸张的造型不一样的表现方法,这就是它的特点。我们只有发自内心,摒弃一切是非杂念,才能体会到。对于艺术的感受力,其实孩子天生就有的,可是成人的世界常常不喜欢不接纳,一定要让孩子学绘画技法,却学了满身匠气。孩子学会了“好看”的画,却不懂得欣赏真正的艺术作品。
我们以为的艺术是这样的:
画家安格尔的《泉》为世人公认的艺术作品,可是画家杜尚的《泉》
一个小便池却颠覆了世人的三观。他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
其实我经常在孩子身上发现类似的创作:
这是什么?柚子小朋友的《泡披萨》超轻粘土,做成饼装,切开,分盘装好,加入水。我们以为孩子在瞎折腾,其实是艺术的萌芽。
西瓜小朋友的《蛋糕》,我们看不到一块具体的形状,只是各种颜色的随意粘贴,每一种颜色只在他心目中都有具体的形象。成人看来这是什么蛋糕?就是一坨坨的呀!但是所有的孩子看到都会惊叹:好漂亮!这是谁做的呀!如此类似的事情,我发现过很多次,一次西瓜用所有的超轻粘土混合,再嵌入饼干,看起来又是那么一坨不知名的东西,可是其他孩子看到总是爱不释手,惊叹:这是怎么做的?太好玩了。还有一次西瓜把所有颜料混在一起,加入洗洁精,洗发精混合成一团乱糟糟的东西,其他小朋友看了一边嫌弃好脏,一边又忍不住参与,因为他们感受到自在快乐,这也是艺术的感染力。诸如此类,我不得不说,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行为他们的作品,当我们放下所谓的美丑评判,是非常有感染力的。
儿童绘画还常常是动态的,关注他们沉醉的绘画过程,比结果要重要的多。我曾经听过一个讲座,是一个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对儿童绘画经过深入研究的名师讲到的案例:他教过一个孩子,那孩子喜欢画爆炸,先是及尽详细地画好了一座工厂,结果工厂大爆炸,孩子一边把画的所有内容全部抹成一团黑,一边表演爆炸过程,满地打滚。名师说,他的课不便宜,一百元一节,就前几年,这应该是比较昂贵的了。他甚至有种愧对孩子父母的感觉。人家把孩子送过来,花一百元一节课的学费,让你名师好好培养,结果每次都是黑黑的一团带回家,这叫为师的情何以堪?
小朋友的妈妈跟我是朋友,这是他的作品《海盗》,多么艺术的一个行为,自己就是作品本身。
起初他的小泥人是这样的,造型生动有趣 ,下面是他添加衣服后的。开始他他发现加了衣服,形象不一样了,于是小人变成了,怪兽,向别人进攻。玩着玩着,他想要做一条巨形可怕的蛇与g怪兽配合。当蛇做好后,他卷起来发现可以变成哑铃,他又重新进行了组合,一个《举重的运动员》就这么诞生了。
这让我想到了雕塑大师罗丹的《雨果》
据说,这是罗丹完成雨果雕像后,因疏忽被大雨冲刷后的结果。似乎被大雨冲刷坏的雕像,却多了更深的寓意。孩子绘画过程中跟着自己的思维发展自由奔走的,就是艺术啊!我们总以为艺术是高雅的,遥远的,其实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最纯真的艺术源泉就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如此我们再来思考,孩子为什么学画画?是需要学习经过突击训练就可以达到的纯熟技法,还是为了保护和激发他们本身就有的,独特的个性的艺术细胞呢?如此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学画的路上,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大师的魅力,接纳和欣赏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这才是学画的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