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发现,纯属偶然。
太平庄胡同,是老海淀镇一条东西向的比较宽,比较直的胡同。东起南小街,西至彩和坊。从三角地南大街粮店往南走,先后经过南大街小学门口,墨蟠居胡同西口,苏公家庙胡同东口,沿着海淀二中西墙走到二中的西南角,就到了太平庄胡同。这个丁字路口的位置在太平庄胡同中间偏东一点。
在这个丁字路口右转向西,有几棵大槐树。
制作寻梦图之前,曾经讨论过朱君发现的那几棵槐树是不是海淀镇太平庄胡同的这几棵。那时只能估计太平庄胡同在如今的丹棱街附近。做出第一版后,曾经考察过太平庄胡同东口附近的槐树。那时已经知道太平庄胡同大概穿过微软大厦南楼,那些古槐应该就在大楼前后。可是经过微软大厦前面,一棵大树也没有。南楼后面有个花园,从外面看去都是一些小银杏小槐树以及玉兰海棠之类的灌木。根本没有大槐树的影子。大槐树哪儿去了?
一位太平庄胡同的老住户,名叫张松麓,曾经写文章记述过胡同中的这些老槐树。其中一棵被大风吹倒了,还剩下两棵在拆迁中留了下来。而且还明确写道“这两棵古槐树至今仍然生长在中关村西区微软大厦的工地内。”文后还附上了一张署名“向华”拍摄的槐树照片。(《海淀镇记忆》P116-P119)
难道书中所指的微软大厦工地是微软北楼的北边?如果是这样,就接近朱君发现的那几棵槐树了。可等第三版寻梦图做出来后,发现太平庄胡同是从微软大厦南楼后面的花园穿过去的。跟微软北楼北侧的新萨利宅院差得远呢!但是微软两楼之间的这片花园却没有一棵大点的树。
这件事就成了个大问号。直到前几天一个偶然的念头引发,才揭开了谜底。
这天又是风和日丽,去中国书店回来经过微软大厦的花园。扭头一看,几株玉兰花开得特别娇艳。白的紫的,高低错落。一阵风吹过,粉红的碧桃在绿篱边上下摇动。似乎在向行人招手。
“好花寂寞无人赏,轻风一过忙摇枝”
那就去拍两张照片吧。正是拍照这个念头,把我引进了微软南楼北面的花园。
这个小花园位于中关村西区海淀中街西侧,路边上正好有个公交车站——海淀中街北站。
刚拍了两张照片,往里走了几步。忽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个大树根子。海淀中街东侧的电子科技大厦,玻璃幕墙反射着下午的斜阳,像舞台灯光一样,正好把一束光投射在树根子上。好像特意提示我看到似的。
猛然间我意识到了什么。这不会就是那大槐树吧?到近前一看,这是一个直径近一米的大树根,露出地面三十厘米左右,树根中间覆盖着一张蓝色的铁皮,四周的树皮基本没有了,还能看出伸出的侧根扎向地下。
赶紧找出手机上的寻梦图查查位置。二中西南角的丁字路口,现在位于海淀中街马路中央。太平庄胡同从这里向西偏南倾斜着穿过小花园。沿着图中走向往花园西面望去,二三十米开外,靠近微软南楼后门甬道的草丛中,又看到一个直径小些的树根。这棵树根还保存着一些树皮,不过已经斑驳腐朽了。树根中间有一块黢黑的碗口粗的树洞,像一只充满哀怨的瞳孔,直直的凝视着天空。
确凿无疑,这花园中东西两个树根,正是张先生所述,太平庄胡同先前遗存的两棵大槐树的树根。看看大槐树生前的照片吧。
看着老照片,恍惚回到了过去。儿时大人领着我去这条胡同的小红门电影院看露天电影,就是沿着二中西南角的丁字路口往西走,经过这一棵棵大槐树。散场后,路灯昏黄,观众们三三两两地走过这几棵阴郁浓密的大槐树,照原路回家。上小学中学,也经常走这里。冬天刮西北风的日子,大槐树的枝桠被风吹得吱呀吱呀响,胡同中却很背风。夏天的雨后,胡同被雨水冲洗得干干净净,大槐树下反倒不那么干净,一片一粒粒的绿色虫子屎,还不时有吊死鬼从树上垂下来,可空气却无比清新。总有那么几个清晨,阳光洒在大槐树上,把影子斜斜地投在墙上。丁字路口往西第一家是房管所,大门敞开,影壁上印象里是红色的,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在朝阳的气氛中煞是整齐庄重。也总有那么几个下午,放学路过,斜阳把大槐树粗大的树干染成了金黄色,煞是温暖好看。
槐树适宜生长在北方,北京更把它作为市树。旧时人们认为它招财辟邪,福荫后代,所以把槐树种在家门口。槐树虽然不及杨树高大,但主干粗壮,侧枝发达,适宜作行道树,避尘吸灰,遮荫纳凉。还有老海淀人回忆,槐树豆炒熟了可以当零食吃。那时能吃的还有枫树豆,皂角豆,在当今丰衣足食的时代,早就无人问津了。
槐树寿命长。甘肃省平凉崇信县,有一棵八根大杈的“八卦槐”,3200岁,寿命为国槐之冠。另据统计,北京百年以上的国槐有两百多棵,被视为北京活的文物。不过我感觉这个数字被低估了。光在海淀镇,一二百年的槐树就不少呢。眼前太平庄胡同这几棵,也在百年以上。
寿命长,可以成为时间的坐标,历史的见证。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根在洪洞,祖在老槐,槐树是人们怀念故乡的树,演化出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厚重的槐树文化。
今天看着槐树根,怀念老槐树,怀念消失的太平庄胡同,消失的老海淀镇。怀念那时候慢悠悠的时光,感觉什么都慢,却来不及留下更多的回忆。
沿着两个树根连线的方向向西走,到了微软南楼的西北角。按照寻梦图,这里应该是快到小红门电影院的那个丁字路口。从这个丁字路口往南,是通往太平庄街的胡同,去海淀中学,倒座庙走这里近便,走彩和坊要绕一点。从丁字路口继续往西偏点南,先后经过小红门露天电影院,粮食局门口就到了彩和坊小学的北门,北京计算机配件七厂,这里是太平庄胡同的紧西头。
在海淀镇上,像太平庄胡同这种又长又直的并不多。也就北边的老虎洞,南边的太平庄街可以比一比。太平庄胡同这么规整,应该与早先的两个大户人家有关。大户人家盖房一盖一片,不会像零散小户,东一个西一个前凸后凹的。
太平庄胡同海淀二中西墙往东一直到南小街路口,这一片原来都是萨利宅院的地盘。其祖上在昆明湖替皇家养鱼。按说属于扛长活的。但是他的地主了不得啊,皇上还指望挣个鱼钱吗?每年挑几条大鱼到皇上家献贡,就算交租子了,皇上一高兴还给赏钱。这差事能不发财吗?发了财,就在海淀太平庄一带置下了一片宅院花园。如今微软北楼北侧的萨利宅院,又名义和雅园烤鸭坊,是仿建的萨利宅院原主要建筑。并非太平庄胡同原址的老建筑。
海淀二中往西这一片,解放前归属何人不太清楚。往前追溯,最早是康熙宠臣李煦的宅院。李煦是个官二代,他母亲生下李煦后作了康熙皇帝的乳母。所以,康熙与李煦既是君臣,主奴的关系,也是发小,奶兄弟的关系。李煦的地位堪比《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康熙对他无比宠信。19岁就授中书舍人,相当于军委秘书。23岁就去任地方知府,跟我们培养红二代的思路一样。康熙修好了畅春园,用谁都不放心,把他从南方千里迢迢招回来,做畅春园的首任大总管。为了上班方便,李煦就在海淀太平庄这里盖了一片院子,几十间房子。胡同里的这几棵古槐,不知是不是那时种下的。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早先的太平庄胡同,已经荡然无存了。在这里拔地而起的钢筋水泥大楼,成了新的主人。而两个老树根边上的微软大厦,可算是中关村西区科技含量最高的大厦,那些央企和各个所谓高科技的暴发户跟微软真不是一个层次。97年比尔盖茨访华,就打算建立微软的亚洲研究院。中关村西区开建后,抓住时机,投资28亿,在西区的核心地段,也就是原来太平庄胡同,苏公家庙胡同这一带盖了一南一北两座大厦。南楼在太平庄胡同南侧。北楼在苏公家庙胡同北侧。北楼的北边也是绿地花园,原来属于南大街小学西校区。微软大厦坐落在这里作为中关村西区的翘楚,这片老街区也算蓬荜生辉了。(至少遂了某些人的愿吧)
可是两棵大槐树倒了霉。谁把两棵大槐树锯了?出于什么原因?恐怕难以调查了。只能猜测,或许是妨碍了施工?(西边那棵小一点的槐树距离南楼二十几米,但距离连廊较近。可东边这棵大槐树不碍事啊。),或许是出于迷信?洋人没文化可以理解,我本不识君,无由为君泣。可那些中国的高管呢?西区的管理者呢?
这么大的树,不经过园林部门的许可就锯,那可是犯法的。究竟是谁干的,谁许可的呢?
可惜可怜可叹的大槐树啊!
叹古槐
雨雪风霜百炼身
枝繁叶茂数朝臣
人来客往多少代
大潮卷来只剩根
2023年4月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