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高考过后,儿子(高二升高三)便上学补课去了,家里仿佛冷清了许多,一时之间竟有点适应不过来……
其实,儿子在家时,多半时间也是呆在他的房间里(在上网课,也许是玩游戏),但是,尽管这样,感觉上却大不相同,如这份思念和牵挂,就是儿子在家时所没有的。
然而,儿子不在家,最最不习惯的人却不是我,而是——孩子的爷爷!
昨天,晚上九点多钟,当我正在客厅看电视时,爸爸轻一步重一步的上了楼(爸爸脚不好),——这可是从没有过的现象,爸爸一般这个时候早就睡下、不上楼了。
见爸爸上楼,我不作他想,爸爸一定是来看电视的。我赶紧把遥控器递给爸爸。
可是,爸爸却没有接我递过去的遥控器,只是悠悠的看着我说了句:跃跃(儿子)走了,睡不着,然后扶着楼梯,又轻一脚重一脚的下了楼……
02.
儿子走了,爸爸怎能习惯?他老人家的一颗心可全扑在儿子身上……
儿子在家时,我每每下班回家,爸爸见到我的第一时间便是向我汇报儿子的动向:跃跃中午出去了,现在还没回;早上给他带了一碗豆皮子吃了,中午没吃,说不饿;中午我,见家里什么也没有,给他买了点饭菜……
可以想像到,爸爸每天向我“汇报”的事情,可能就是每天和儿子打交道的时刻。
或许,爸爸每天和儿子说不上几句话、打几回照面,但我从爸爸的眼神里却能感觉到,爸爸只要看到儿子,知道儿子在家里,心便会莫名的安祥和沉静。
03.
上个月的月底,侄女决定去外地上班。
侄女在家时,几乎每天晚上都要风风火火的来家一趟——看家里的豆豆(小狗),是侄女儿送的。
可不管侄女儿来家里做什么,爸爸见到侄女,总是喜笑颜开,高兴异常!
侄女一来,爸爸便亦前亦后的跟在侄女左右,不停的问侄女这这那那,一些有的没的事情。
比如问侄女:你爸爸妈妈出去做事没有?如果从侄女的口中得知她爸爸妈妈出去做事了,便会对侄女说,爸爸妈妈出去做事,你也要帮着做点什么,如买买菜、做做饭什么的……
然后也不管侄女回不回应、理不理、或是侄女用怎样的一副敷衍、不耐烦的语气来应付他老人家,他老人家依旧自顾自的对侄女说,你已经二十多了,不要让你爸爸妈妈操心、要懂事等等之类的话,就像侄女是多年不见、从遥远的地方来的一样,莫大的欢喜!
有时,我看到侄女对爸爸的态度,很想对爸爸说,孩子大了,就少说点,说那么些有什么用?一把年纪了,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可是,当我看到,无论侄女怎样对爸爸不理不睬、甚至极度不耐烦,而爸爸对侄女却总是一副笑眯眯的神态、目光依旧热络地围着侄女打转时,我就知道,我说什么都是无益的。
——隔辈情早已溶在爸爸心里,如寒冰一样,坚不可摧!
记得侄女要走、爸爸从侄女口中得知,侄女是一个人走时,爸爸立刻显得惶惶不安起来,在家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一个劲的唠叨说,小叔子他们怎么就不送送孩子呢?
然后,在侄女走的那天,爸爸执意要去看看侄女,当爸爸看到小叔子去送侄女、自己给了一点钱给侄女作路费时,心里才稍稍安下心来……
04.
常言道:“隔辈亲,亲又亲。”亲情是人间至爱。“舔犊之情”与生俱来,对于老人而言,祖孙之间的天伦之乐,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快乐。
人也许就是这样,年纪越大,爱就越纯粹、越简单,它无需修饰,无需刻意的追求,却厚重无比!
每当看到爸爸眼角的那抹笑意全是为孩子们绽放时,我的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