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几年前,一篇题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曾疯转各大网站:一位在银行工作了10余年的资深HR,通过对一群刚毕业的实习生的观察,得出“在当下,寒门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比父辈们更难了”的结论。一时间,引起社会巨大共鸣,在阶层开始逐渐分化的当下,纷纷感叹人生“逆袭”的渺茫。
近日,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言不讳道:“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大学……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或者农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因为我这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他的观点和多年前那位HR提出的“寒门再难出贵子”不谋而合。
但是,人生真的有“水到渠成”?“寒门”就真的斩断了“人生获取成功”的可能吗?
2.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聊聊一部曾轰动一时的记录片——《人生7年》。
这部由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耗时近50年拍摄的纪录片,选取了14名来自英国不同社会阶层的7岁孩子,每隔7年都会重新拍摄记录他们当前的生活状况和了解他们对未来的打算,从7岁到56岁。
不出意料的是,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穷其一生,也没有“跳出”自己出生时所属的阶层,底层的还在底层,上层的依然在上层。
听来,很让很沮丧,是不是?
但,有两个人逆袭了。
一个是农民出生的Nick,年少时每天走3英里的路去上学,在只有一个教室的学校上课,当21岁的他再次接受拍摄邀请时,已是一名牛津大学的学生。他后来移民美国,成了大学教授,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提升,从农民到精英。
另一位“逆袭者”是女性——平民出生的Sue。35岁的她遭遇了离婚,成为了一个要抚养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Sue每次出现在镜头前时,都展现出令人钦佩的乐观和坚强。她同时打几份工,在49岁时,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56岁时,还实现了少女时代的梦想,去了剧团演戏,从一名遭遇离婚的平民单亲妈妈,成为一名有经济实力、能为自己梦想买单和收获爱情的魅力女性。
当然,相比与其他人,“逆袭成功”的还是少数。但是,那些直到年老依旧“原步踏地”的人,仅仅是因为“出生”才造成他们无法摆脱“阶层固化定律”的吗?
不尽然。
同样来自社会底层的Paul和Simon,童年时期,一个希望自己日后能成为运动员,一个想当工程师,但在14岁的时候,他们的理想已改为“将来有一份能吃饱饭的工作”就好。最后,他们一个成了砌砖工,一个当了搬运工。
年过百半后,两个人都很后悔当初没有在学校用功,觉得“如果曾经努力了,现在一定会过得更好”。
过早地放弃自我,没有为梦想拼尽过全力,得过且过的人生状态,终究会让你的人生追悔莫及。
3
那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精英阶层的孩子,他们的“成功”是因为“生活优渥”“资源丰厚”而带来的“水到渠成”吗?
《人生7年》里的Andrew和John来自上层社会,得益于家庭的熏陶,当来自儿童福利院的Paul还不知道什么是大学时,7岁的他们对自己未来学业的之路已经有明晰的规划。在两个7年之后的再次相见,他们都已进入了心仪的大学,一个在剑桥,一个在牛津;毕业之后,双双成为了律师,沿袭了阶层的传递。
也许你会将他们这种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归功为“赢在起跑线上的出生”。
但成为皇家律师的John表示不服,他说,你们只看到我们依照自己的规划顺利完成了学业,但没看到我们深夜埋头功课的样子,没看到我们为考大学付出的艰辛努力。
在通往“卓越”的道路上,没有“水到渠成”的童话。
没错,不同的出生背景,会让人的人生起点大不相同,但是,如果你不努力呢?“坐享其成”就能帮你实现“梦想”和“抱负”吗?
如果没有汗水和付出,只会让你“坐吃山空”“富不过三代”。
4.
让我们再回到今年高考。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大学”被刷屏后,我特地去搜了关键词“高考 状元”,然后欣喜地发现,除了有“父母皆为外交官,享有北京优质教育资源”的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外,还有“来自农村,父母皆为普通工人”的河南理科状元陈文龙,
和“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下岗多年的爸爸又早逝,只有坚强妈妈陪着一路求学最终考上清华”的甘肃定西考生魏祥。
在大肆鼓吹“寒门”再难有学子考上“北大”“清华”的今天,很欣慰,我们依然能看到“黑马”,不论这“黑马”是不是凤毛麟角,我们都要相信上苍不会辜负真正努力的人。
虽然,出生“寒门”的你,可能需要比“能站在父辈肩膀上看世界”的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努力、去奋斗,但真正能斩断你“获取成功可能”的,比“出生”更锋利的“刀”,是你的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
正如同样出生“寒门”的北大才女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的舞台上说的那样:“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
打不垮你的,都会让你更强大!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