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什么?
昨天七夕节,手机满屏都是“晒狗粮”的照片和公众号的蹭热度推文。爱,在大众概念中等同于情爱,等同于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爱,是年轻人的专利。殊不知,这种对爱的理解是片面的,每个人都想获得爱,觉得爱是一种无形却又能被感知的体验,人类最古老又永恒的话题总是围绕着爱而展开。如何去获得爱,是命运中冥冥注定还是需要用尽全力去争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曾经的我也是抱持着全凭命运安排和主宰的观念,但是当我看过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 佛洛姆的名著《爱的艺术》后,曾经的观念被彻底推翻。在这部名著中,佛洛姆明确地指出“爱不仅仅是一种体验和感觉,爱更是一种能力”,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倾向,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爱,不是源于他人,更多是源于自身内在的成长,从健全而富有创造性的人格出发,点燃对自我及外部世界的热情,由己及人,从而将爱。
爱是一种能力
人们往往有这种幻想。要找到真爱就是需要等待那个对的人。当遇到对的人,就会过上公主和王子般的幸福生活。所以产生诸如“千金小姐爱上穷书生”“霸道总裁爱上凤凰女”的电视剧情节。殊不知,往往抱有这种念头的人,在现实社会中,是永远不能如愿所偿的。究其原因,爱是一门艺术。如同其他的艺术一般。都是需要经年累月的学习和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试错,才能掌握其中的诀窍。正如婴儿开始学习走路,如果没有一次次的跌倒又爬起,哪能领悟到如何平衡好身体,如何控制步伐的节奏。
爱是一种积极的行为
作者认为,爱是一项“积极的活动”。爱不是单纯的情绪宣泄,而是通过积极的行为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将“爱”这种虚无的概念具象化。爱是需要通过行为为载体表达出来。像父母半夜抱着患病的孩子去医院,又或者公交车上给需要的长者让座。尽管没有在语言上表达任何东西,但是这种付出的实质就是爱的体现。因此我们常说某些人是“口惠而实不至”,也是指这些人不具备爱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因为他们没有行动。
爱是对外也是对内
我们通常理解爱。往往是和慈善,公益相联系。往往是给予需要接受帮助的对象。但是,真正的爱是不分内外。爱别人,更需要爱自己。作者认为,我们的感情和态度的对象,不仅是其他人,也包括我们自身。对别人的态度同对我们自己的态度互不矛盾。而是平行存在。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是爱自己。原则上,爱别人和爱自己是不可分的。真正的爱是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怀、尊重、责任心和了解诸多因素。对自己的生活、幸福。成长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试想,一个不自爱自重的人,怎么可能爱别人,他所表现出来的对别人的所谓“爱”的投入。实质上是讨好对方。是一种没有勇气懦弱的表现。更多的是满足自身畸形的自恋需求,而这种自恋需求,更多的是内心自私的表现。
如何获得爱的能力
文章指出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的成熟程度,以及在我们同世界和同自己的关系中能不能发展处一种创造性的倾向,而这种创造的过程,是需要另外一种品质瓯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
纵观世界上被人们一致称道的伟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大爱,无不是有坚定的信仰在做支撑。像印度民族英雄圣雄甘地,他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尽管面对英国统治阶层的各种施压。圣雄甘地却从未有一丝动摇,就算是要牺牲个人的前途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背后的确是有强大的信仰的力量在支撑。因为有了信仰,所以才具备爱的能力。而这种信仰不是指任何的宗教理念。而是一种确信。这种确认是符合建筑在自己真实经历上的坚定辛那。信仰是全部人格的一个性格特点。
为了发展爱的能力。作者建议我们必须做好以下的工作。首先是要有纪律,只有过上自律的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而全身心投入的集中和耐心,是掌握爱的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愿我们都能真正了解爱,不断发展爱的能力,达致自我的自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