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我远嫁福建的小姨邀我们去参加表弟的婚礼。
安排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后,我、我弟、我舅妈和表弟四人,一起驱车前往。
年迈的外公也想去,但老人家年纪大,行动又不便,就没让他去了。
早上九点多上高速,表弟和我弟两个人换着开,马不停蹄的跑,晚上十二点左右就到了。
虽然都是乡下,但说实话,跟我们老家比起来,小姨家真的太偏僻了。
好在她们已经在市里买了房,婚房也安置在新房里。只是回老家办喜酒,走个过场。
办酒席期间,看着小姨忙前忙后,大家都没时间好好聊聊家常。
等婚礼结束后,新人和闹洞房的都到婚房去了,帮忙的乡邻也散去,大家才得空闲坐下来聊聊。
我们的到来小姨很开心,我们也很开心。
小姨嫁过来二十多年,娘家的亲戚,除了前几年外公身体还硬朗时,和我妈来过几次,就没谁来过。我外婆到离世都没见到小姨家大门朝东还是朝西。
这是外婆的遗憾,也是小姨的遗憾。
那夜,我们聊了很久,也聊了很多。亲人相聚,聊到心酸处,都红了眼,抹着泪。
我也是偶尔从我妈口里知道小姨的情况,知道她这些年不容易。
但等真的来看到了,真真切切看着她生活二十多年的地方,才知道,其实她的情况比我知道的更难,瞬间心里一阵酸楚翻腾,真的好心疼她。
因为小姨是外来媳妇,公婆,妯娌,都看不起她,嫌弃她。
姨父家并不富裕,可以说很穷。小姨和姨父结婚时,就只分到一小间土屋做新房。
虽然一贫如洗,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嫌弃小姨,妯娌,公婆没少给她使绊子,添麻烦。
说到这些,小姨哽咽了,用手抹着眼睛。
我们也跟着心里酸楚,流泪,好心疼她。
好在姨父一直是站在小姨这边的,一直做她最坚强的后盾,一路相伴走到现在。
小姨人很好,跟外婆一样的善良,通情达理,宽容大度。
前几年,她的公公生病,婆婆瘫痪在床,平时她婆婆疼爱的女儿,媳妇,一个都没伺疾,嫌脏的嫌脏,装病的装病。
是小姨不计前嫌,无怨无悔的照顾两位老人。
小姨的公婆,这时候知道谁好谁歹,哭诉着道谦,求原谅。
小姨这些年,能熬到现在,一是为了孩子,再一个,姨父对她确实不错。算是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
是姨父给小姨底气,给她撑腰,给她信心和安全感。用勇气和行动诠释他对婚姻、对家庭的应承担的家庭责任和守候。
亦舒在《她比烟花还寂寞》里写道:
“真正的男人,是保护女人的男人,一切以她为重点,全心全意照顾她心灵与生活上的需要”。
能在婚姻里维护妻子的男人,不单单是爱护心疼妻子,更是给他们的婚姻加筑上一道坚固的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