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的时候,你有没有被没软件弹出的新闻框吸引,呀!万科出事儿了!呀,房子涨价了!呀!吴亦凡出事儿了!呀!国足又输了。。。一条又一条更有趣的和想了解的资讯。。。就这样很可能十分钟过去了。
当围观越来越多,你会发现,开始有了三种意见一派人群,第一种说“这新闻是正确的,我支持”;第二种说“这是错误的,楼上什么都不懂”;第三派说“你们上面这俩无脑式的吃瓜群众不要在这浪费时间了好吗”;最后是最为庞大的一群人不说话默默的看着这些人巴拉巴拉。。。
你有没有发现,可能对于资讯来说,你更感兴趣的可能是各种互怼的留言;相对于视频本身,是不是更想看看那些弹幕都说了什么?
为什么会做这些不管是对工作还是对成长都没有用的事情?很多同学学习了李笑来老师的专栏,那么仔细回想一下,是不是在意识到注意力是最重要的事情之后,依然还会时不时甚至经常掉进这些“凑热闹的大坑,为什么会这样?
更为奇怪的是,类似“房价上涨、孩子高考、春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等话题,竟然可以一次又一次周期性的勾起我们的兴趣。
所有这些热点资讯的爆发就是因为引发了很多人的认同和传播,认同是前提,传播是表达认同的途径。
那么这些信息能够很容易被认同,就是因为它们不是偶然出现的热点,而是深存于我们的内心,我们不断讨论、在意并且定期就会爆发的心理需求。
而这些我们不断讨论的、定期爆发的信息根源就是“虚构概念中的永恒冲突”,而面对这些冲突,我们大多无法立即解决,但又想迫切想寻求得到答案,大众的这种不断的往复的根植于内心的心理需求,是热点爆发同时收割注意力的根本原因。
1、虚构概念
这个词表示所有那些不能够被具象的概念,比如宗教、国家、正义、自由、权力。。。与其相对应的是哪些具象的概念,比如狮子、树木、河流。。。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虚构信念与现在狂轰乱炸的信息热点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要理清楚虚构信念的由来。
在远古的东非大草原上,如果两头公猩猩要争夺首领地位,通常会在族群中不分公母各自寻求支持者、形成集团。这种模式的关键要素就是,成员之间直接相互接触,包括碰面、打架以及互相理顺毛发等,通过其特定的语言判定对方是否是可以信任的,讨论哪个成员是不值得信任的;然后才会形成小团体,集团内的成员更容易彼此相处、分享食物,并且在碰上麻烦的时候相互帮忙。而类似的模式很有可能在早期的人了活动中也存在。
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觉,这不就是现在办公室人员在休息的时候干得事情吗?没错,这就是最早期的八卦。通过这种交叉交流(八卦)之后,能够合得来的一个个小团体就形成了,并且有了各自的阶层最高成员就是首领。
但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团体需要相对直接的接触模式才能形成,所以其成员不可能达到很多的数量,因为人脑精力有限,不能深入了解、八卦所有成员的生活情形和性情。到现在为止,人类的团体还是在150人这个神奇的数字以下,一旦超过这个数字,就再也不能够靠着大家彼此都认识、彼此互通消息来正常运作了。也就是说直接沟通和交流的这种“八卦”形式不灵了。
那么关键问题就来了,究竟我们的祖先智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城市和国家呢?
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就是讨论虚构的事物。这是大部分研究学者所公认的,只有智人能够谈论并不真正存在的事物,并且相信一些不太可能的事情,现在的人类完美的继承了这些特性。
所以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人类是唯一能够“一起”“想象”、“讨论”并且“相信”虚构的概念的物种,这是早期人类的祖先能够冲出东非大草原、统治东亚、占领澳洲进而统治世界的关键原因。
当这些“一起”“想象”出来的虚构的概念,有了联系,编织成故事,最后凝练成虚构观念,甚至抽象成一种信仰,这就是得以口口相传的基础,也就能超越150这个数量的限制,观念传到哪儿,就有可能影响到更多的人。不管是《圣经》的《创世纪》,佛教的过去、未来、和现在,甚至连现代所谓的国家其实也是种想象。
也正是这些虚构的概念和观念,像“国家、民族、合作、信仰、正义、努力、奋斗等”概念,构成了社会通力合作、协调发展的基础。
2、主观偏差造就的永恒冲突
这些虚构的概念形成的观念,最初的形成都是主观的。而主观的想法一定存在向佐的现象,最终将会形成完全对立的有同时拥有大批受众的虚构观念。一旦这两个受众的人相互接触,自然会开始争论,就是现在的“胡撕”。
古时还好,想见一面不容易,最多也是书信中的讨论,亦或者比如中国古代不同地方的官员相互上奏折弹劾对方的观点,即使这样缓慢的传播,也爆发了各种意识和利益之争,比如“东林党”等等。再比如“忠孝不能两全”、“舍小家为大家”、“将在外君明有所不受”。。。。
到了现在互联网时代,不管人在哪儿,虚构信念的各方受众都能够随时交流、沟通和互撕,自然就形成了那些所谓的热点争论。
比如《雷军:不要拿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讲的是思考的重要性;而另一篇文章《想的再多,不如去做》讲的是执行,而“思考”和“执行”本身就是一对“永恒的冲突”;再比如“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这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同样的,是不是每年都会有“高考选拔制度是否公平和必要、应该选择在一线奋斗还是在三四线城市安稳、女性应该追求个性的自我还是顾全家庭。。。。。。”这样的讨论?
3、心理站队的需求
本来嘛,专注于工作的人,尤其是很多知道了注意力是人生最宝贵财富的人,不应该被那些信息所打扰啊,但是偏偏每当听到这种信息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下意识的会对这些问题进行过脑子,而这种不由自主过脑子的本质就是想要站队,也就是说要在热点中寻找一种归属感,证明我们自己的存在。
这种需求一般分两种类型:
一是对于某种诉求长期缺乏满足;
当我们转发某些热文的时候,其实就是站在了其中的一方,打击另外一方的观点。
比如,北上广的新白领们经过努力得到相对光鲜的位置,但是并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幸福和自由。每天遵守上班规定、承担角色责任、承受房价压力,不能随心所欲做想做的事情,失去对自己的控制感。
这种长期存在现实以及心理状态,一旦碰到“你应该逃离北上广”这样的话题,必然会被引爆,所有之前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必然会被吸引。
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白领在日复一日的“被控制”中(比如按时上下班或者再讨厌也要挤地铁),恰好看到了挣脱这种控制的活动,短暂幻想夺回自己自有的权利。这是自由与束缚的冲突。
二是对于我们擅长的方面的一种认同感和自我满足感的需求;
我们每天在朋友圈发的图片、文字,或者转发的文章,大多数要么是自己技能上的擅长;要么是代表自己思想上的态度;比如健身的人,看到一篇软文说健身代表了一种非常积极的态度,就很容易转发,甚至直接发出自己的健身照片。紧接着,他们下意识就会关心这个状态会被谁点赞,为什么某某某没有点赞,某某某点赞了不留言是什么意思。。。。。。
这个过程中,自己想表达的“健康、积极”,以及你们大家都很认同我吧,与多数人心中“你比我好就要拿出来晒啊、你这样健身也没见有什么用啊、我给你点赞就是承认了你比我厉害。。。”的这些观念是“永恒的冲突”。
如果不是经过长时间刻意练习的人,其注意力是根本抵抗不了这种自我表现寻求认同感的心理需求的吸引的,甚至都不会意识到这种心理状态,但是其时间和注意力在这种拉锯中就已经没了。
这种心理需求状态日积月累会被动形成了一种“习惯”,所以一旦遇到有可能满足我们这种诉求的状态和信息,我们的注意力就会自动被吸引,同时绕过我们的主观思考这一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的注意力被它们悄悄收割的时候,我们是意识不到的。这正是信息的制造者们所利用的。
进而,如何摆脱这种社会对于个人注意力的干扰,就是我们探寻的答案。
第一、强化“虚构概念必然存在永恒冲突”这个概念本身
当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大量的传播信息,都是在这个概念之内,直接给这类信息打上一个标签“浪费注意力”。
用两个条件对这类信息进行快速判断:
1、我们能否解决
这些不断被讨论的,定期爆发的心理需求,必然是不可能轻易的解决的,否则只可能出现一次,不会形成周期性的热点。看过《奇葩说》的观众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个话题,在那些高超辩手的话语下,个人的态度竟然会随着正反双方的辩论而不断变换,从那大幅度增减的投票数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在新一期的《奇葩说》里,雷军说“通常说的太有道理的话,都不可信。。。”
这种赚足眼球的话题讨论,对我们个人来说,多数也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讨论的越激烈的话题,越有可能是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纠结于一个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不是最大的注意力浪费吗?
2、对我们是否有用
有些话题,碰巧是我们专业本身的问题,当然可以稍微涉及。即使这样也应该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并且进行沟通,才能得到实在的反馈,进而促进认知的提升。
有些人们自主制造无用信息,每天恨不得什么打卡都要发朋友圈,健身要自拍发朋友圈,吃饭要发朋友圈,这种自我表现的心理需求,其实对于技能本身的增长没有什么用处,反而是浪费我们的精力。
正确的概念影响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塑造自身。所以要知道哪些事件和热点是这种“虚构信念的冲突”,一旦有这种明确的概念意识,当形成习惯之后,就会屏蔽这些信息,即使一不小心被吸引了,也能够很快意识到,这是周期性的无聊热点,继而收回注意力。
第二、专注
减少能够影响我们专注的行为。
对于浪费时间的习惯性行为,就要“打破可得性”,当产生这个行为的时候,这个下意识的行为不能够完成,自然就会激起你的第一下理性思考——怎么达到这个目的?进而就会想到,我为什么给自己设置了不能完成这个行为的状态?接下来就会考虑到注意力的问题。
因为人长时间的专注,一定会导致精力的快速损耗,当到达一个疲惫的阈值,总会想干点其他事情,缓解一下。
比如,我就会经常在写了一段文字之后,拿起手机,看看新闻,打开微信,看看是否有点赞。。。都是好几分钟之后,才意识到,这是在浪费注意力,所以现在我自己就把手机放的远一点,不能够坐着直接拿到;一旦我想到我要站起身拿手机的时候,我就会想到这个行为是在干嘛,为什么这么干;进而就会意识到要集中注意力,这个过程非常短暂,可能就是几秒钟内完成,避免了浪费更多的时间。
第三、培养一个劳逸结合的爱好
一个强烈的爱好,是能够填充你空闲大脑和无意识时间的绝佳方法。
比如阅读、音乐、写作、画画等等。最好是培养一个能够在工作位置能够完成的爱好行为,这样一旦疲惫,就可以写一点灵感,画几笔视觉表达,写几句英语等等。即放松了精神,又是在增强另一个维度。
我自己的“桌面爱好”就是写书法,练习瘦金体,工作累了,写上两分钟,能够很快的让身体调整到愉悦的状态;到持续一段时间,写的越来越好,哪怕工作之余的一个字,都能够让我精神放松。
当我们知道传播热点的本质是大众对于那些虚构信念中的永恒的冲突的不断的讨论,也就知道了资讯不是其唯一途径,同时还有营销、影视、艺术等众多形式。也就知道了,我们在关注这些热点的时候,本质上关注的是我们自身处于冲突的什么位置;当我们明白了我们处于什么位置并不能解决我们当前的问题,也就明白为什么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这些事情上。
热点是周期的却永恒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不要。我们要的是专注工作和成长,要打破浪费时间的那些下意识行为的可得性,要培养能够形成一个维度的“爱好”。
金句:正确的概念影响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塑造自身。所以要知道哪些事件和热点是这种“虚构概念的冲突”,一旦有这种明确的概念意识,当形成习惯之后,就会屏蔽这些信息,即使一不小心被吸引了,也能够很快意识到,这是周期性的无聊热点,继而收回注意力。
赚足眼球的话题讨论,对个人来说,多数也是解决不了我们任何问题,因为讨论的越激烈的话题,越有可能是我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这20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热门选题,每年都能引爆多篇10w+》新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