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创业与深度思考系列之三
(1)
思考是建立连接,深度思考就是建立全面、复杂的连接,其目的是为了找到那个单一、简单的事物本质,实现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事物在发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探寻事物本质终如同雾里看花、模糊不清,我们只能一步一步的接近本质,却很难一下子抓住真实的本质。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事情,只有比之前做的更好,比别人做的更好。
深度思考没有绝对深度的,只有相比较而言的深入一层。思考的深度,没有类似英语语法的最高级,只有比较级。
深度思考也是如此,一开始只是比别人深入了那么一点点,只有一点点的比较优势。日记月累,每次深入一点点,时间久了,就形成了别人不可企及的深度思考,愈加接近所思考事物的本质。到达这种境界,摘花飞叶可伤人。
(2)
受人点拨,我最近对一个词思考了很多。这个词带来的效果是好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冲着这个结果而去,这个词带来的行为是非常不好的。这个词就是“一劳永逸”。
什么是一劳永逸?就是老子干这么一次,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以后就可以永远不用干它了。从结果看,这是多么好的一种状态啊!可惜的是,这种状态往往是不存在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劳永逸。
我为啥对这个词思考很多呢?因为我发现,我就是饱受这个词所带来的苦,甚至于我发现我的基因里似乎深深的烙印着这个词,动念间这个词的影响就自然而来。
比如我要控制体重,我常常会说,只要我如何如何,我一定可以瘦下来;这话说的,就好像这个“如何如何”一出来,我马上就瘦下来了,只要解决了这个如何如何,其他什么事情,就如天上飘来五个字儿,那都不是事。结果呢,这个“如何如何”是很难一下子做到,我的体重也一直没有下去。现在,我相信,即使那个“如何如何”实现了,我的体重依旧很难一下子就降下去了。
还有我想熟练掌握一门技能,一直都没有能够开始去学习这门技能,原因是我总是对自己说,只要如何如何,我肯定能掌握这门技能。现在不学,是现在条件不具备,也没有必要去学。条件具备了,一切都会自然搞定。真是如此么?也许是,只是更可能的是条件永远都不会完全的具备的。
好多事情,就因为想等着条件完全的具备,就一直的拖着好几年都没有行动。因为内心深处想要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结果是一事无成,事事无成。太想要一劳永逸、一簇而就了,就好像那一刻就是一切终点,而永远等不到这个终点的到来,事情永远没有开始,没有进展。
(3)
经常有创业的朋友问我TA该不该创业,我经常这么回答:你想要创业的话,那就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创起来就好。
多数的朋友会说:但是我觉得我没有准备好,现在还不具备创业的条件。
我会反问:你觉得创业需要什么准备?创业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朋友回答说:比如工作经验啊、资金储备啊、必备技能啊……
我说:这些东西,你永远都无法准备好,本来创业和打工就是两回事,你很难通过打工来准备好创业所需要的那些东西。
这些朋友,其实跟我一样,也中了“一劳永逸”的毒。再看看周边,其实中国人普遍都中了这种毒。
(4)
以前的时候,经常在各种场合下读一些老外的论文,包括老外的一些书,我发现老外的论文也好、书籍也好,写的都比较啰嗦,其核心内容就那么一点,就能够洋洋洒洒的写很长的篇幅。而我们看那些核心内容,常常就觉得这些内容很简单,多数都是老生常谈,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新东西,这么点东西,值得写一篇论文或者写一本书么?
国人搞东西,很喜欢搞一些很牛、很突破、很颠覆的东西,如果搞不出来一些很新的东西,不是一种绝对创新的东西,就会觉得做出来的东西就没什么价值似的。而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搞不出来什么突破性的东西,往往就不再去做这方面的事情了。
与此相对的,老外常常是在一些个小方面做出来一点新的东西,就觉得好像有什么多牛B、多了不起的创新,动则就会写一些文章或者书籍出来,洋洋傻傻的一部巨著,论述我们看起来只有那么一点点新的东西。我们常常觉得没有这个必要,老外不这么觉得,他们今天有一点点新发现,明天又有一点点新创新,日拱一卒,日积月累,最后真的整出来一个很牛逼的东西。
我们总想着一下子搞一个很牛的创新,结果往往什么都没有做出来;人只是每次搞一点新的东西,最终有很大的创新。
我不是崇洋媚外,只是表述了一下以前看到的一种现象。现在情况有所变化,我们国人更多的“复制+微创新”,也因此创造很多新的、牛逼的事物,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里。
(5)
我们讲“中庸”,为何呢?因为我们很容易极端,缺什么才会崇拜什么。思考也是如此,我们常常是希望要么不思考,要思考就一定要得到很牛逼的思考结论。
没有中间状态,因为我们的内心深处,认定为没有得到牛逼结论的思考都是等于不思考的,不等于1的状态,都等于0,没有零点几的存在。
很多人为何不能或不愿去做深度思考呢?深度思考没有最高级,没有绝对的深度,不能一劳永逸,只能一层层的深入下去,这是一个求极限的过程,从0开始,无穷层次之后的极限则到达1。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极限的状况都很难达到的。
(6)
有段时间,我为我的项目找投资。在跟各色投资人聊项目的时候,常常被投资人问的一个问题是:你的项目有什么核心竞争优势?有怎样的竞争壁垒?
一开始,我常被问的哑口无言,我真心不知道我的项目有什么核心的优势,我不知道我的项目有啥是我能做而别人不能做的。我总认为,没啥事情是我能做而别人不能做的,如果真有的话,就意味着在这个事情的相关世界里,我就是上帝,地球少了我就不转。实际上,没有什么事情上,少了谁就一定不可的。我们都不是孤独的,少了一个我,还会有另一个我补上。
被问得多了,我也在反复被问当中不断的深入思考,久久之后,我得到一个结论,或者说形成一个想法:多数的项目,在一开始的阶段是没有核心竞争优势,没有竞争壁垒的;所有的核心竞争优势、竞争壁垒,都是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的摸索和积累出来的。
所谓的壁垒就是一道墙,这道墙能严严实实的把别的竞争者阻挡在外面,而让我们在墙内能获得很好的发展。多数的项目,在一开始是不可能有这道墙的,除非你有独家的技术或专利,这些也许能够构筑一道薄薄的壁垒,让你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多数的项目,开始阶段只有一个相对优势,或者讲叫比较优势。
所谓的比较优势,就是这件事情我们能做,别人也能做,只是我们做的比别人好一些,相对比较而言,我们有比别人好那么一点的优势。这个比较优势,构不成竞争壁垒。很多其他的竞争对手,尤其是一些拥有丰富资源的强大对手,只要他们想要搞,肯定能够把你搞死,只不过他们相对而言,做这件事情不能实现效率和产出最大化,他们会把资源放到那些对他们而言效率和产出最大化的地方。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投入资源去执行项目,撒开脚丫子往前跑。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在快速的奔跑中,逐步的积累优势,一块砖一块砖的去垒属于你的那道墙,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壁垒。
所以,要构筑你的竞争优势,主要分三步。第一步,你要找到你的竞争优势或比较优势所在,不要想着一下子就找到你的绝对优势、你的竞争壁垒。第二步,投入资源、加快速度,快速的发展你的项目,积累你的竞争优势。第三步,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思考,在思考中执行,在执行中思考,不断的深入的挖据项目的优势,在执行和思考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构筑属于你的竞争优势、竞争壁垒。
国内很多的投资人,常常有的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思维、一种绝对的思维,这类投资人往往动则就问人项目的竞争壁垒是啥,这样的投资人往往投不到什么真正的好项目。
(7)
只说不干,假把式;只干不说,傻把式。从深度思考的角度来说,执行一方面是把事情做出来,另一方面也是思考的一种方式。多数项目的核心优势、竞争壁垒,都是在这种思考和执行同时进行当中一点点做出来的。
不过,壁垒这个事情,也有两面之说。
坚实的壁垒,阻碍了竞争者进来,但是也往往会阻碍自己出去。这是一个围城。我们看到很多的原本很成功的企业最终失败的案例,就是因为他们太成功了,铸就了厚厚的壁垒,别人没办法瓜分他占据的市场,但是他们也没办法轻易的跨出壁垒去做其他的事情。
这些企业,往往被跨界打击的企业给搞死。这些跨界打击的企业,往往搞出来一些全新的东西,绕开那些所谓的壁垒,绕道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根据地,进一步击垮原本市场的占据者。
竞争壁垒,也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