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740
看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像隔着时空的距离,听一位老派学者的讲述,不那么通俗易懂,但林语堂先生关于读书写作的几篇文章,读来却饶有趣味,直击心灵。
“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没有人知道谁是你最爱好的作家,也许甚至你自己也不知道。这跟一见倾心一样。人家不能叫读者去爱这个作家或那个作家,可是当读者找到了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自己就本能地知道了。”
检阅自我,尚不知道自己最爱好的作家是谁,古今中外与我心灵相似的作家在哪里,这是阅读量、阅读面远远不够的原因。“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是多大的幸运和幸福。
“浸润在文学情人的怀抱中,而由这些书籍中获得灵魂的食粮”“人如无一个心爱之作家,则是迷失的灵魂。他依旧是一个未受胎的卵,一个未得花粉的雌蕊。一人的心爱作家或‘文学情人’,就是其灵魂之花粉。”
读书,是一件极其美好的事。在以后阅读中,要增加一项目的和意义,那就是于茫茫书海中,去寻找与自己心灵相似的作家,去觅得灵魂之花粉,在她(他)的文字浸润中,获得更多读书的趣味和人生启迪。遇之,我幸;未遇之,我求。
关于写作的艺术,林语堂先生说道:“第一步不要过分关心写作的技巧”,只需“表露灵魂的深处,以冀创造一个为作家基础的真正的文学性格。”文章不过是一个人个性之表现和精神之活动,“最佳之笔调为‘行云流水’之笔调”“平淡最醇最可爱,而最难”。
多读至味文章,多写平淡文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人间有清欢,唯读书与写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