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经,婆婆对我摘回来的各种野菜,总是嗤之以鼻:“哎呦喂,这也能吃?这分明就是猪吃的野草呀?”“哎呀,那是苍蝇草,不能吃的,兔子吃了都要拉肚子的。”
但,我摘回的野菜都是我从小就吃过的,它们几乎伴随着我的成长,所以我只要我发现这里也有老家的野菜,我总是毫不犹豫地摘回来。
记得第一次我摘回小根蒜,婆婆那叫一个惊讶:“哎呀,哎呀,我种的荞头你都不吃,你怎么还摘这野荞头(这里管小根蒜叫野荞头)来吃?到时候,要是吃了不好,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呀。”
和任何“第一次”摘回的野菜一样,婆婆总是百般阻挠、劝阻,但我依然不依不饶。
可是,自从吃了我摘回来的小根蒜之后,婆婆咧开没牙的嘴巴笑了:“哎呦呦,真没想到这随处可见的野荞头也这样好吃呢,真的香喷喷呢,难怪你这么爱吃。”
其实,我很想告诉她,小时候的我还真没吃过它,但我知道猪爱吃。我也是前几天才在网上知道,它能吃,它是一种非常好的野菜。要是让婆婆知道这些,非骂死我不可,她知道我胃不好,可不会让我乱吃东西。
从那以后,婆婆算是默认了我摘回来的各种野菜,而且她也试着吃。
真不知道是野菜改变了婆婆,还是我改变了婆婆,以后的每年春天,婆婆总是会一次次地念叨:鲫鱼坝的野荞头已经长得很茂盛了,你不去摘?
或者,农忙得闲的她就直接把小根蒜摘回来,这样,我就知道该去摘小根蒜了。
这不,前几天,知道我忙,婆婆还让老公把小根蒜给捎来呢。
02
因为上次的小根蒜量不多,而我又和朋友分享了,所以我就觉得没吃过瘾,想自己去好好摘点,既可以踏青,又可以摘野菜,真正的一举两得。
下午,阳光明媚,气温也挺高,午睡后的我提着篮子和借来的手套,出发鲫鱼坝摘小根蒜了。
还没到半路,就遇到了婆婆:“你拔野荞头不要带锄头吗?”这事,我还真给忘记了。
婆婆说,要不,她把锄头给我。好是好,但她没锄头不能干活呀,我犹豫了。
看着为难的我,婆婆体贴地说:“要不,我和你一起去?不然你也挖不动。”“那你不要干活吗?”“不去了,不去了,都快要做晚饭了,就一起去好了,一下子就可以回来的。”
婆婆就是这样特别善解人意,总是喜欢顺着我,我的事情再小,她也会放在心上。对此,这么多年来,我始终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