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打开电脑,系统随机放出的屏保图片是一片没有边际的冰川,我一下子想到了我在2017年2月,于挪威北部小岛特罗姆瑟见到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川,以及离开它时透过飞机舷窗俯视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破碎的山河,白茫茫散落在蔚蓝的大海与天际之间,太过壮观。我播放着再见本垒打的《格陵兰岛》,打开了那个命名为“2017特罗姆瑟”的文件夹,再次看到雪山上拍到的照片,心里是震撼的。
(一)
特罗姆瑟是北极地区最靠北的大城市,它主要在一座岛上,周围一些小岛和陆地半岛之间都有跨海大桥相连,也属于它的辖区。雪山就在半岛上,隔着不宽的水道与主岛相望。
我对它的第一个印象,来自推荐我来这里的室友拍摄的照片。照片摄于2016年的圣诞节,彼时正是极夜最长的时候。室友说每天天有微光的时间也就两三个小时,她在下午两点钟搭乘缆车登上山顶,俯视对面灯火通明的主岛,留下了这张黑暗中充满光亮的照片。我从未见过。
后来我也去了特罗姆瑟。不过当年的高中地理还是学得不够扎实,我潜意识里觉得隆冬二月的北极圈必定还是有极夜的,直到在特罗姆瑟第二天自然醒,抬眼看到阁楼小窗外的日光透过绣着驯鹿的薄薄窗帘照射进来,我一下子坐了起来,掀开窗帘,映入眼帘的就是夹杂着黑色土壤点点的白色雪山,以及挡在它前面的邻居小屋。那是我第二次真实的看见它。一扫前日旅途疲惫,我一骨碌爬起来,先是对着我住的房子拍了一圈(AIRBNB的房东临时决定去小岛度假),在房东家充满北欧气息的高科技厨房做了点早饭,吃完赶紧跑出去了。
说起特罗姆瑟就不得不提我这次高价租到的民宿。我总说住宿条件决定生活质量。房东是一对三十岁左右的夫妇,住在木屋(相当于我们的别墅)的第二层,还包含一个阁楼,我就住在阁楼里。
特罗姆瑟的主岛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有机场,有大学,还有多个博物馆,很有的逛。我到达机场时已经是晚上,房东大哥去机场接我,非常热情。他是一名记者,我问起他是哪个板块的,他说特罗姆瑟本就不大,所以什么新闻他都涉及。后来有天早晨,他请我在家里喝咖啡,闲聊时给我看他拍摄的他家在隔壁岛上的度假木屋的照片,起码是国家地理杂志级别的。通过脸书上互相关注,在我离开他家不久之后获悉他妻子怀有小宝宝了,算起来我住在他家时已经是三口之家了,真为他们高兴。
我到达的那晚,房东告诉我他们夫妇最近工作非常疲惫,临时决定去隔壁小岛的小木屋度假,过两天与世隔绝的生活。我一听就非常紧张,他们竟然要把我一个人丢在这个小岛上!那么大的房子,长时间的黑夜(并不是),被大西洋包围的小岛,对岸的雪山瞬间都有了压迫感!不过木已成舟,我也不能改变他们的决定啊,只好反复确认这里是否安全,有没有野兽,晚上醉鬼多不多。我的反应导致后来的两天,大哥一天给我发N条短信确认我好不好,让我颇觉愧疚。事实当然是这里一片清明,即使深夜一人去海边看月亮等极光也一点不必害怕。在路上和偶遇的游客交流观极光的位置,看到初来小岛的人们手舞足蹈地描述第一次看极光的感受,真是让我感受到了共产主义般的温暖。
那栋房子是典型的北欧住宅设计,夫妇俩也十分有品位。餐厅里的家具都是棕色的实木桌椅和柜子,客厅和厨房里的则清一色的白色桌椅,和宜家著名的小木桌一个风格。临走前我问房东夫妇我能否使用他家厨房,他们欣然应允,告诉我炉灶和洗碗机怎么用,锅碗瓢盆都放在哪里,以及他们已经在他家两米高的冰箱里给我留出了两层空间,如果我喜欢,也可以煮咖啡和茶,反正啥啥都随便用!厨房里,电器都是博世的,台面整洁,整体橱柜储物空间很大,各式餐具成套分类摆放;不多的裸露墙面是灰色的类似水泥质感的壁纸,水槽下面藏着垃圾分类斗,灯光昏黄温馨,小餐桌周围的壁纸是低饱和度的绿色,白色桌子旁边的是橙色的椅子,窗台上摆放着造型简洁的收音机,整体色彩洁净又明丽。我觉得他家的厨房应该价值北京四环一间客厅,而我愿意为拥有一间这样的厨房努力奋斗十年!
起居室和餐厅之间有一个封闭的火炉,烧木头的那种。家里的暖气不像北京那样热得逼人开窗,有了火炉既有视觉上的温暖,有确实能增加温度。但是我不会点火呀。房东教给我怎么用电视,然而后来我就不会了,不然或许可以看电视播放的skam。敦实的布艺沙发上摆着两条大毛毯,房东大嫂还是那句,随便用。客厅的吊灯是驯鹿角造型的。沙发上挂着一幅油画,画上的人物穿着当地SAMI民族的传统服饰,以蓝色为主色,看署名应该是主人的朋友相赠。窗台摆放着一些家人照片,我仔细找了一圈没有看到房东两口子,顿时阴谋论上头,想着不会碰上骗子了吧。真是小人之心。不过受到国内环境的影响大家也能理解哈。反正后来我就每晚摊在沙发上,盖着毛毯,喝着挪威的啤酒,有时候翻翻杂志,有时候打开电视乱播,好不惬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