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认真,是一种态度,学习需要踏踏实实,才能真正学习到东西,做事需要踏踏实实,才有可能取得成绩。认真用心,是取得成绩的基本保证。
如果没有认真的态度,凡事得过且过、拖拖拉拉、毛毛躁躁,那么学习、工作、生活就会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其结局可能就像许三多的班长所描述的“别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给混了。”
有人可能会说,我每天干的工作非常琐碎,非常忙碌,极其令人厌烦,简直无法认真起来。这时,我想起《人性的优点》一书中记录的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托沙城一个石油公司的一位打字小姐的故事,她每个月有几天都得做你能想象的到的最没意思的工作:填写一份已经印好的有关石油销售的报表,把各种统计数据填写在上面。这件工作非常没有意思。做过类似工作的人都知道,如果因为工作没有意思,而烦躁、恼怒,填写统计数据肯定会出错,越错越烦躁,直至最终崩溃,这工作实在没法干了!而这位小姐是怎么做的呢?她为了提高工作热情,就设置了一种工作方式:每天和自己竞赛,她点出每天上午的工作量,然后尽量在下午打破自己上午的记录,就这样,每个月这项工作都能很快完成。其中的逻辑就是,先端正工作态度,解决了第一层面,即心态层面的问题,以认真的态度,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待工作和学习,之后再下功夫研究如何干好工作。
这就引出了第二层面,即操作层面的问题,如何干好工作?用两个词来讲,艰苦、细致。这两个词是在领导讲话、各种总结报告中常见的词语,如果不细细琢磨,是难以体会其中的深意的,并且这两个词是说出来容易,做出来却是极不容易!当然,也有人会反对把学习和工作搞得艰苦细致,搞得这么苦大仇深,而要倡导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其实,艰苦细致和快乐学习、快乐工作是不矛盾,是一体的,快乐是建立在艰苦细致的基础上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如果仅仅具有认真的态度,每天的日程表排的满满的,看上去很积极的去学习、去工作,只注重刷量,浮光掠影,而没有艰苦细致的钻研,没有深度的研究,那么收到的成效就极其有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最终也取得不了多少成绩,没有了成就感,用不了的多久,工作、学习的劲头就减下来了,认真的态度也就松懈了,最终回归老样子。
在这方面,我是有切身体会的,比如,这两年一直在学英语,开车、坐公交、坐地铁都在听VOA、BBC,也经常阅读一些英语小文章,但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一直没有明显的进展,直到今年夏天才在英语学习上做了一些艰苦细致的工作:听写VOA、BBC,翻译名校考博英语阅读理解,一篇3分钟的VOA、BBC,自己需要听写1-2小时,翻译就更耗神费力了,自己硬着头皮坚持一周听写3篇材料,翻译3篇文章,半年多来,收获很大,两年多的大量泛听,没让我获得听懂VOA、BBC的能力,半年的听写赋予了我这个能力,长期的泛读使自己一直停留在做英语考试阅读理解的水平上,半年的英译汉、汉译英使得我能够顺畅阅读英语书刊和专业文章了。
在读书上,也有类似的经历,前两年只注重阅读量,关注的是自己一年读了多少本书,其实学到的、消化的东西没多少,有时候就会出现恐慌,“读了这么多书,我学到什么了?”当我醒悟后,把“艰苦细致”运用到读书学习中,深度阅读、深度学习,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成就感满满,也就不再关注所谓的阅读量了,但是阅读量反而比以往更多,这就是因为,学到东西了,成效明显,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实现从“为了学而硬学”到“想学而乐学”的飞跃。
认真、艰苦细致,解决的是战术层面的问题,是具体到一项学习任务,一项具体工作任务而言的,再进一层次就得聊聊战略层面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