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k -tock, tick-tock”,真的是到了一定年龄,才会明白“白驹过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内涵。还有四天,2017的台历就会被我扔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新台历;还有四天,我的2018梦想清单将正式进入执行阶段;还有四天……我竟然有一种莫名的“重生”喜感,想想都觉得激动。
年龄大了,反而不太爱回忆,和最近“健忘”的状态不无关系。很多陈年往事似乎被脑海中的橡皮擦擦掉了,只留下若隐若现的痕迹,却怎么也拼凑不出完整的轮廓,通常这个时候最痛苦。于是,我慢慢开始学着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烂大街的俗语总会在历经岁月洗礼之后发出更智慧的光芒。
站在2017的尾巴上,还是不能免俗地想回头看看。
这一年,我过得不错!我仿若新生,丢弃曾经的眼光,以一种新的角度看着周遭的一切,我静静倾听内心的声音,终于知道我想要什么。我的前半生在循规蹈矩中变得麻木和模糊,狭隘的眼光让我的人生变得逼仄。当我从所谓的稳定工作中逃出来的那天开始,就注定了我的后半生不可能再按原先的轨迹行进了。
很多迹象表明我是个有自虐倾向的人,我不喜欢安逸和舒适,因为它会让我产生一种堕落的错觉。所以我怀念刚来这个城市的一两年,充满着一切从头开始的艰辛和希望,而我的内心却无比充实;我怀念零下三十度踩着没到膝盖的大雪不断向上攀爬的气喘吁吁,累并快乐着的状态是一种美妙的体验。或许这是《月亮与六便士》吸引我的原因。当我一口气读完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时,我被思特里克兰德感动了,虽然在前半段的描述中,我将他列为“自私自利”、“狂妄自大”、“忘恩负义”的可怜虫,但是在后半段我竟然对他肃然起敬。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有着一颗骚动不安的心,还拥有为了实现自我理想甘愿放弃一切的勇气。
书中有一段描述,似乎也是我内心的写照:“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遍布的海滩的。”
时间从来都不是问题,所以我在2017开启了我的“体验”之旅。
文化体验
6月27日,我第一次参加了“七分钟悦读会”,幸运的是这竟是读书会时隔两年重启的第一期。
读书会是什么样子?我想去体验。不曾经历,才会好奇和期待。
在这里,我收获了勇气,从坐在台下聆听到站在台上分享,跨度绝不仅仅是“一步之遥”;在这里,我开阔了眼界,收获了思想,每位分享者都有独特的闪光点,照亮共同进步的路;在这里,我也会自惭形秽,一次次证明自己的孤陋寡闻,甚至有些质疑自己。
“读书会”的目的绝不在于聆听的一个小时,也不是分享的七分钟,而是跟着一群有思想的人徜徉在书海中,让自己成为一个精神富足的人。或许这才是这种“体验”的本质。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因为“读书会”,这一年我读了不少书。
1、《思维导图》
2、《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输出)
3、《李欣频变局创意学》(输出)
4、《蒋勋说唐诗》(输出)
5、《曾国藩:一个人的朝圣路》(输出)
6、《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输出)
7、《好好学习》(输出)
8、《人类简史》(输出)
9、《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输出)
10、《从0到1》(输出)
11、《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路人》(输出)
12、《未来简史》
13、《刻意练习》
14、《阿米系列》三部曲
15、《把时间当作朋友》
16、《孤独六讲》
17、《嫌疑人X的献身》
18、《白夜行》
19、《摆渡人》
20、《摆渡人2:重返荒原》
21、《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22、《月亮与六便士》
23、《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24、《希腊神话》
25、《赖声川的创意学》(在读)
26、《黄金时代》(在读)
27、《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智慧箴言录》(在读)
除了读书,今年的写作练习也没有放弃,与其说是为了记录,不如说是体验一把“坚持”。我仔细做了统计,距离100篇还差一点,不是太圆满,但缺憾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呢。这一年,公众号文章28篇,简书文章67篇。在写作这件事上,我的惰性更凸显些。从刚开始时踌躇满志的日更一篇,到热情渐消的周更一篇再到硬着头皮完成任务的月更四篇,背后是自己的不断妥协和拖延。
不过做总好过没做。
旅行体验
2017的旅行似乎也贴合“体验”的主题,两次远途的家庭出游都选择极具特色的地方。年初的贵州行,感受了一把苗寨的风土人情,农家的吊脚楼住的可一点都不舒服,但装扮成苗寨姑娘倒是一种美的体验;年中的内蒙古之行,领略了“草”阔天空的魅力,欣喜地发现云原来也是有影子的。草原的深处还是草原,但却呈现出最野性的一面,飞驰的快感、置身天地的豪迈,突然的释放让我想哭,或许久居藩篱已经让我的内心麻木了。
出走的体验有很多种,和孩子一起的亲子游也让我体验了很多乐趣。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里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在《钢琴解剖课》里寻找音乐的密码,在粉色浪漫的Kitty乐园里尽情释放少女心,在南京周边的最美乡村里寻找内心的安放之处。
人生第一次的体验
1、带一个孩子玩是乐趣,带一群孩子玩是幸福,当第一次策划并主持了一个儿童趣味活动之后,我收获了满满的称赞。那种体验真是奇妙,我想我爱上的或许是一种被注目、被需要、被肯定的虚荣感。
2、几年前,我看到介绍外国孩子图文并茂写信的文章时,就特别期待也能收到我的孩子的信。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哈哈,没想到,今年圣诞节我收到了,虽然是写给圣诞老人的,但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封信,不管对于她还是对于我来说,都是重要的。谁让我是个仪式感很重的人呢。
3、第一次现场看球赛。对足球不感兴趣,纯粹是凑个热闹。依然看不懂球,but who care,置身其中感受球迷的激情,观察群体下的语言暴力,比看球更让我兴奋。
4、第一次看话剧。一个伪文青的第一场话剧体验奉献给了张国立的“铁三角”组合——《断金》,现场的效果还是让人有些小激动的。
还有第一次参观南艺毕业设计展,被艺术好好熏陶了一回;第一次开始实践时间管理的时间轮,我的生活再也没有了零碎的浪费;第一次等了一个小时喝网红“喜茶”,尝完之后告诉自己以后别那么傻啦……
感谢2017,我收获了那么多的体验;
期待2018,我会将“体验”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