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日)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NHK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社会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理事长等多个头衔。
1981年作者根据自己童年时代在巴学园的真实经历,创作了《窗边的小豆豆》,在日本创下有史以来图书销量第一的纪录,并被译为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感动了全球数以千万计的读者。
昨天坐在窗边的书桌上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很喜欢小豆豆的妈妈和小林宗作老师(巴学园的校长),他们是真正懂孩子的人,给孩子真正的尊重和信任,包容孩子做各种奇怪的事,甚至是很多人眼里的“蠢事”。能够拥有这样的父母和老师一定是幸福的,在这种教育理念下长大的孩子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才能。
之前在樊登读书会听了李跃儿的书《关键期关键帮助》,她也是著名幼儿园芭学园的创始人,教育理念跟书中的巴学园校长小林老师如出一辙。上她的幼儿园需要提前好几年才能够预定到学位,有些家长为了孩子从北京繁华地带搬到郊区的芭学园住三、四年,据说芭学园开到哪里,那里的房价都要涨一波。可见芭学园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和喜爱。在她的幼儿园能够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老师跟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称呼都是直呼名字。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能够发现巴学园教育理念的很多细节之处。从小豆豆开始上巴学园的第一个小故事开始,我便爱不释手,全然化身小豆豆去感受她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想法,脑海里描绘书中小豆豆的那棵树、开饭时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场景、在礼堂里露营的场景、试胆量大冒险、小豆豆每天期盼上学和夕阳西下时放学回家的场景等等,里面的每一个小故事都让人记忆犹新。
下面给大家分享我印象最深的四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因为做出了各种调皮捣蛋,实在让老师们无法接受的事情,才上一年级的小豆豆就被学校退学了。后来,妈妈忧心忡忡地把她送到了巴学园,小豆豆见到巴学园的小林校长之后,就让小豆豆说自己任何喜欢的话,5岁的小豆豆整整说了4个小时,校长就那么耐心地听着,小豆豆感受到了极大的尊重。从此之后,小豆豆每天都急切的盼望着上学。当然,不仅仅是因为有一个可爱的校长,还因为学校里每天都有让她充满好奇的东西和组织活动。
第二个场景:小豆豆把她姑姑送的心爱的钱包掉进粪坑里了,然后她搬开粪坑的盖子,把粪坑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舀出来,堆成小山似的。这个时候,散步的校长向她走过来,问清楚了小豆豆舀粪的原因,只说了一句话:“记得放回原处啊”。小豆豆虽然最后没有找到钱包,但她感觉到了校长的信任,于是又把粪放回去,后来还发现渗透到土里面的水没法放回去,她只好把表面上的那些土也挖起来放回去。
看到这里,估计同样的场景,很多家长或者老师都会制止。因为这样的事情既危险、又脏。而小林校长却完全信任她,相信她能信守承诺把事情做好。回顾一下自己是不是经常跟孩子说:这个“不可以”,那个“脏”等等呢? 所以要向小林校长学习,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去做他想做的事情。即便失败了,孩子也能够从失败中学会成长。就如小豆豆,她以前上完厕所总爱低头看下面,然后经常掉东西在厕所里。发生这件事之后,她再也不往下看,再也没掉过东西了。所以说:好的行为我们要学会固化它,坏的行为也是一个机会,可以让孩子从中学到教训。
场景三:巴学园的孩子在上午完成了一整天课程以后,老师就会带着他们去田野里散步,让孩子观察,顺便科普大自然的知识。小林校长认为:让孩子看到“真正的东西”,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也才是最重要的。
场景四:巴学园的孩子们每天都是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学习。多半是自习的方式,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置上来,老师会耐心的讲解,直到孩子弄懂了为止。这种方式充分给了孩子自由,也容易培养孩子的特长。
教育孩子仅仅有方法和技巧是不够的,因为当你把孩子看做是一个需要教或训的对象时,你就已经走错了方向。小林校长之所以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给孩子们带来终身的影响,靠的是他真正懂和爱孩子的心,而不是用世俗的价值观去随意评价孩子。他认为:“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教育的目的是早早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避免这些优良的品质受到损害,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看完本书希望自己能够时刻提醒自己,对孩子保持一颗童心去尊重、接纳、理解、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孩子,像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对待小豆豆那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共勉!
❤️——END
我是媛媛,二宝妈妈,努力做一个成长型的妈妈,满足于现在,不满足于未来,活出最好的状态!
每天主要两大主题分享:
一、有关自我成长
二、有关亲子教育
喜欢我,欢迎加我微信:JulieFan2018 请注明在哪关注的,比如写:简书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