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侠
经济学上有一个原理: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意思是说,你为了得到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你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要求你,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显然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总是很为准,因为两个选择的结果我们都想要,还有一种情况是,两个选择都是我们讨厌的,都不想要,但是上天却偏偏让我们必须选择一个,能不能两个都选,或两个都不选呢?
当然不能,不能两个都选,是因为这两个选择互为对方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说,你为了得到东西A所放弃的东西B。不能两个都不选,是因为你必须通过这个选择题去解决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纠结的地方,明明都想要或都不要,却必须选择一个,选择了就无法重新再选,一锤定音。面对这样的两难选择,如何才能不纠结?
一般人的解决思路,是拿出纸和笔,然后一边写上选择A的优势和劣势,另一边写上选择B的优势和劣势。写完了再一对比,完了,发现势均力敌,相对于PK了一万遍,发现这两个选择的优势和劣势难以分出高低。
所以当面临这样的选择时,人们通过会采取一种最为保守的态度,即鸵鸟策略。你非要逼我作出选择,好家伙,那我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入草堆里,眼不见为净,我不选就是了。
但很多人从来没想过,你不选择的时候,已经做了选择。如果你在状态A里面,面临A与B之间的选择,那么你不选择,相当于选择了A。如果你在状态C里面,面临A与B之间的选择,那么你不选择,相当于AB都不选。
比方说,因为某些原因,要不要离婚?A是不离,B是离。相当于当事人处在A状态里面,面临着A与B的选择。如果你不做出选择,其实就已经选择了A。
又比如说两家大学A和B都是自己想去的,左右为难,如果你不做出选择,相当于AB大学都不去。
选A还是B?真是越说越纠结,理不清剪还乱。既然你无法在这个选择题目里面,选出一个选项。那么不妨往后退一步,问一下,是什么导致了这个选择题的出现?这个诱因背后往往隐藏了当事人的真正诉求(或者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目标)。
我举一个现实的例子,里面的设定是不可改变的,设定的场景是这样的:
小张和小黄生了一个儿子,小黄不放心让家里的老人带(育儿理念与方式有严重分歧),所以小黄面临的一个选择题是:要不要辞职带娃呢?
如果辞职,一方面是会导致经济压力增大;如果不辞,又觉得对小孩的成长不好。当然,在实际的环境中,A与B这两个选择往往会更复杂,因为涉及到很多影响因素与后果,所以这个选择题才成为了一个难题。
如果我们不想纠结于这个问题,那么就要去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个选择题的出现?在这个场景里面,是“小黄不放心让家里面老人带小孩”这个诱因导致了这个选择题的出现,这个诱因隐藏了小黄的真正诉求(目标)应该是:怎样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
当你的目标明确之后,相信小黄已经知道如何选择才能达到这个目标。面对不同的选择题目,答案有时候是其中一个选择,也有可能出现第三个选择也能实现这个目标。
围绕着目标去做决策,你就不至于再继续纠结下去,因为你找到了最终想解决的问题,那么选择哪个能实现你的目标,你就选择哪个。至于不被选择的那个选项,那只能成为你的机会成本,即使你很可惜,那也没有办法,人生永远无法那么完美。
人生就像一门经济学一样,我们的时间是稀缺资源,所以我们为了得到一样东西,往往只能牺牲另外一样东西。牺牲会带来阵痛,但是阵痛过后,往往又会出现新的希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