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关于《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第五篇分享文章。
在《P.E.T.父母效能训练》里,把亲子沟通场景分成了四种,针对每种场景都给出了恰当的回应方式,本文只介绍针对“孩子拥有问题”的场景的沟通方式。
四种场景,四种沟通方式
四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
在P.E.T.里面,这种场景被称为“孩子拥有问题”。
第二种场景:孩子妨碍了父母满足自身需求的时候。
在P.E.T.里面,这种场景被称为“父母拥有问题”。
第三种场景:父母和孩子的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
在P.E.T.里面,这种场景被称为“孩子和父母同时拥有问题”。
第四种场景:父母和孩子的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
四种沟通方式:
第一种场景:当孩子拥有问题的时候,采用倾听技巧。
第二种场景:当父母拥有问题的时候,采用面质技巧。
第三种场景:当父母和孩子同时拥有问题的时候,采用“第三法”。
第四种场景:当父母和孩子价值观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主要扮演好榜样、咨询顾问的角色,然后接受无法改变的部分。
12种常见的回应方式
我们在文章“这个概念可以帮你划清和孩子之间的界限”中讲过,谁拥有问题,谁就拥有解决问题的权力。因此,当孩子拥有问题的时候,孩子就有解决问题的权力。
当孩子被一个朋友拒绝的时候,他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
当孩子发现家庭作业太难的时候,他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
当孩子对老师感到生气的时候,他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
当孩子对于自己的体重过重感到沮丧的时候,他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这些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做任何干涉,把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自己,那样,孩子才能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也培养了自我担当的责任心。
但是,身为父母,因为对孩子的无比关爱而会无意识地干涉这些原本应该由孩子自己来解决的问题。
因此,当孩子拥有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回应方式就体现了我们干涉的态度。
在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将这些回应方式总结成了12种:
1. 命令、指挥、控制
告诉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给他一个命令
比如:“不许那样和妈妈说话!”
2. 警告、训诫、威胁
告诉孩子如果他做某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比如:“再说一句这样的话,你就给我滚出去!”
3. 规劝、说教、布道
告诉孩子他应当怎么做。
比如:“你应该这样......“
4. 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
告诉孩子怎样解决一个问题,给他建议或意见,为他提供答案或解决方案。
比如:”你为什么不邀请吉妮和艾希礼一起到这儿来玩?“
5. 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
试图用事实、辩论、逻辑、见闻或者你自己的意见来影响孩子。
比如:”如果小孩学会在家里承担起责任,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6. 评论、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
对孩子作出一个负面的评价或判断。
比如:“那样是很不成熟的。”
7. 赞扬、表示赞同
供给一个积极正面的评价或判断,表示赞同。
比如:“你有能力把它做好。”
8. 归类、嘲笑、羞辱
让孩子感到自己愚蠢,把孩子归类,让他感到羞耻。
比如:“你是个被宠坏的小孩。”
9. 解释、分析、诊断
告诉孩子他的动机是什么,或者分析他为何做出这样的事或说出这样的话;表示你已经看透了他的心理,弄清了问题的所在。
比如:“你只不过是嫉妒吉妮罢了!”
10. 安慰、表示同情、安抚、支持
尽力使孩子好受一点,说服他摆脱不良情绪,试着让他的情绪消失,否认他情绪的强度。
比如:“别担心,事情会解决的。”
11. 调查、质问、审问
试图找出理由、动机、原因,寻求更多信息来帮助你解决问题。
比如:“你为什么觉得自己讨厌学校?”
12. 回避、分散注意力、开玩笑、转移话题
试图让孩子回避这个问题;自己远离这个问题;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用开玩笑的方式转移话题,把问题推到一旁。
比如:“咱们别在餐桌上谈这个问题了。“
90%的父母,在平常和孩子的沟通过程中都在用这些回应方式。
但是,这些回应方式,每一条信息都在向孩子传达了你对他的看法,每一次这样的回应都是在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墙加一块砖,最终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
看看下面的沟通案例:
儿子:我真想打小明一巴掌。
父亲:为什么?怎么了?(11. 调查、质问、审问)
儿子:他把我的笔记本扔到了垃圾桶里!
父亲:你是不是先招惹他了?(9. 解释、分析、诊断)
儿子:没有!
父亲:真没有?(11. 调查、质问、审问)
儿子:我发誓,我根本没碰他。
父亲:那好。小明是你的好朋友。听我的,别计较这件事。再说了,你自己也有毛病。有时候,你也欺负弟弟,然后还责怪别人。(3. 规劝、说教、布道;4. 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或意见;5. 说服、教育、进行逻辑辩论;6. 评论、批评、表示不赞同、责备)
儿子:我没有。是他先动手的......不和你说了。
谈话对于孩子和亲子关系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
这12种沟通方式会造成孩子停止开口,使孩子感到内疚或者无能,减低孩子的自尊,引起自我防御,激发憎恨,是他们感到不被接纳。无疑是极具破坏性的。
在P.E.T.中,把心理咨询师的咨询技巧应用在亲子沟通过程中,提供了可替代的回应方式,可以帮助父母提高自己的效能。
孩子拥有问题时,要“听”
当孩子拥有问题的时候,父母的主要任务是“听”,而不是“说”。
当父母“听”孩子,而不是“说”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觉得安全,当他觉得安全的时候,他才肯说出真相;孩子在说出真相的过程中,又往往能够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通过说,帮他理清了思路。
这就是”听“的神奇之处。
那么如何听呢?
P.E.T.中给了两种方式:
第一种,叫做“门把手”法。
第二种,叫做“积极倾听”法。
“门把手”法
所谓的“门把手”法,就是当孩子遇到困扰的时候,邀请和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想法、判断或情绪,倾听者不加入自己的任何想法、判断或情绪。
比如,当孩子告诉你他被一个朋友拒绝的时候,你可以回答:“哦。”、“真的呀?”、“给我讲讲吧。”、“你想跟我说说这件事吗?”。
再比如,当孩子抱怨自己体重太重了的时候,你可以回答:“嗯哼”、“我们来讨论一下吧。”、“这似乎对你很重要。”
这个“门把手”法,就是父母为孩子开启一扇沟通之门,邀请他开口说话。
“积极倾听”法
“积极倾听”法是对孩子所说的话的一个解码的过程。
当孩子说出一句话,如果单单停留在句子层面,我们未必能够领悟他真正想表达的内容。原因在于,父母本身有一些思维定势,父母可能会用自己的思维定势去解读孩子这句话的意思,从而可能会产生误解。
而积极倾听,就是找出孩子的真实意图。
比如,孩子觉得肚子饿了,然后他问:”妈妈,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
如果妈妈能够正确解码,那么她知道孩子肚子饿了,这种情况下没什么问题。
但是如果妈妈不能正确解码,她把孩子的这句话理解成:孩子着急吃饭,是想出去玩。那么她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她的错误理解,整个沟通过程会中断。
这时候,矛盾就出现了,因为孩子不知道妈妈误解了,而妈妈又没弄清楚孩子的真实意图。
那么,怎么办?
其实也很简单,妈妈只需要说出自己的理解:“宝贝,你是想快点吃饭,然后出去玩会儿吗?”
孩子听了以后,就会澄清:“不是的,妈妈,我肚子饿了。”
这时候,妈妈就知道了孩子的真实意图。
这就是“积极倾听“法,试图”听“清楚孩子的真实意图。
父母如果通过这两种方法”听“孩子说话,那么父母就不会发出他本人自己的信息,比如评价、意见、建议、推论、分析或质疑。
他只是把对发送者的话的理解反馈回去——不多也不少。
我们用这种新的回应方式来看看上文中那对父子的对话会如何发展:
儿子:我真想打小明一巴掌!
父亲:孩子,你生气了?(“积极倾听”法)
儿子:我真想狠狠地打他那张肥脸!
父亲:你这么生他的气啊?(“门把手”法)
儿子:你知道哪个坏家伙干了什么吗?在车站他无缘无故抢走我的笔记本,扔到了垃圾箱里!
父亲:嗯!(“门把手”法)
儿子:我猜他怀疑是我在美术教师把他捏的鸟弄碎的。
父亲:你这样想啊。(“门把手”法)
儿子:是啊。他哭的时候,一直盯着我。
父亲:哦。(“门把手”法)
儿子:但不是我弄碎的。真的不是我。
父亲:你知道不是你。(“积极倾听”法)
儿子:我不是故意的。那个蠢小强把我推倒在课桌上的时候,我根本没办法。
父亲:小强推了你。(“门把手”法)
儿子:是啊,好多东西都掉地上了,但只有那个鸟碎了。我没有故意摔碎它,他捏的鸟挺好的。
父亲:是,你真的没有故意弄碎它。(“积极倾听”法)
儿子:没有。但他不相信我。
父亲:你觉得你告诉他真相,他也不会相信你吗?(“积极倾听”法)
儿子:我……我应该告诉他,不管他信不信。我觉得他也应该向我道歉,不该把我的本子扔到垃圾箱里。
你有没有惊讶地发现,这个父亲根本没有提任何问题,孩子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
他也没有给孩子提任何建议,孩子自己就找到了解决方法。
他只是倾听孩子说话、回应他的感受,就对孩子产生了这样的帮助。
这就是正确”听“孩子说话的神奇之处,你在倾听的同时,也在帮孩子梳理他的思路。
通过这样的“听”,父母既了解了孩子的困扰,又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孩子(没有越界)。
而孩子,既有了表达困扰、表达负面情绪的机会(这个很关键,很多时候,孩子的表达欲望往往被父母遏制了),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举两得,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