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孩子还有必要学习吗?
紧赶慢赶,最后两天,在娃爸的果断出手督促下,丫丫的寒假英语复习总算圆满收工,超量地把三本英语书都扒拉了一遍。因为老师只要求复习一本,而我们复习完了三本(别吃惊,幼儿阶段的书,都很薄的哈),所以说超量了,预期目标达成,我也松了一口气,至于效果如何,暂且不论,总归是聊胜于无吧。
这个寒假,在我看来,丫丫算得上木有虚度光阴吧,而且颇有点小收获。整个寒假,复习英语、学习拼音、练琴基本都在有序地进行,虽然偶尔也会因为一天下来玩儿得太疯而疏忽课业,但次数不多。
年后钢琴课复课的时候,老师对丫丫弹奏的几首曲子(很简单的小曲子)满口称赞,不住地表扬她,小丫头的喜悦、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娘我也甚感老怀安慰,一扫此前陪练过程中被娃虐成渣的颓废之势,顿觉神清气爽,如浴春风——我还真是记吃不记打呀!
回家之后,趁着这个有利形势,我抓紧时间巩固胜利成果,我说:“今天老师表扬了你,是不是很开心啊!”小妞儿难掩兴奋之情:“我很高兴,妈妈。”我接着说:“妈妈也为你高兴,你看,我们每天都练琴,曲子就会弹得很流畅,老师表扬的就是你每天的坚持和自律,是不是啊?”(根本没有自律好吗?不过高帽子还是要戴的——看看我这个当妈的有多么的心口不一)小丫头笑笑,没吱声,我也笑着看她,俩俩相望,笑成一片,我知道她明白我在说什么。
这个寒假,一家人原计划中的出行,因为家里临时有事而出门不得,既然旅行黄了,索性就给娃定个学习计划,盘踞家中修炼吧,只是没想到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倒也成全了丫丫——各门功课都更上一层楼了。
现在,事过时移,新学期已然开始,梳理这个假期,我深觉对于孩子的学业来讲,利用好假期去学习,实在是非常必要的。
就拿练琴来讲,跟丫丫一起上课的一个小姑娘,这次钢琴复课的时候,一首曲子,小丫头弹得磕磕绊绊,曲不成曲,调不成调,看着琴谱,孩子甚至连基本的知识点都忘了,总也找不到感觉,老师不满意,孩子自己也着急,情绪烦燥、沮丧,一时半刻根本达不到放假之前的弹奏水平,就是因为小20天的假期,孩子根本就没有摸过琴,再上课,之前所学早已生疏,虽不至于“武功”尽废,弹奏水平倒退却是毋庸致疑的,必须重新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反复练习才能迎头赶上。
而丫丫这次虽然也是误打误撞,退而求其次之举,却因为整个假期基本保持着学习的状态,几门课程较从前反而学得更加扎实了,底子打得更牢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正是歪打正着,尤其是钢琴,即使是我这三脚猫的弹奏水平,在之前,小妞儿那也是比不过的,可是现在,她却大有碾压我的趋势,我相信那一天不久就会到来,已指日可待。
与此同时,小家伙儿的英语和拼音经过这个假期的洗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可算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吧。
比较才能发现问题,经历这个寒假,我真实地看到了持续的学习和暂时中断学习在两个孩子身上作用出的不同结果,这样的结果触动了我,并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
诚然,假期里,学习会占据孩子一部分玩的时间,但其实真的非常有限,基本不耽误玩儿——如果你能够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并争取到Ta的配合,或者你家娃干脆天生就是个天使宝宝的话——那就更简单、更节约时间了(我家娃可能是专门来虐她爹妈的,哭,这个回头再表)。
假期里时间充裕,生活节奏也会明显放慢,课业压力暂时都放置到了一边,对于孩子来讲,每天学一点,压力极小,却可以积少成多,温故而知新,假以时日,进步就会很明显,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直保持着学习的状态,既不至于荒废以前所学,又为新学年的开始做好了准备,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说完这件事的正面成果了,再来说说达成这样效果的背后娃是怎么虐我这个亲妈的,真是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醉泪啊!
无论是练琴,还是复习其他功课,大部分时候,那都是在我们娘俩之间展开的一场拉锯战,背后较量的是我们谁更有耐心能把对方熬到缴械投降以达到各自的目的。其间遭遇的来自娃的抗拒、抵触——各种鸡飞狗跳、人仰马翻的凌乱戏码,只要是牵扯到学习,几乎回回上演,鲜有娘俩温馨和谐、相看两不厌的时刻。身为娃她妈,和熊孩子之间的斗智斗勇,搞得我焦头烂额、疲惫不堪,我经常有种要被熊孩子生生逼出内伤的挫败感,一天天,一日日,周而复始,简直是此间哀愁,无止无休啊!
可是,纵然是娃虐了我千百遍,我还得待娃如初恋不是?说千道万、归根结底,谁让她是我的娃呢,在她尚没有判断能力、没有自我约束能力的现在,学业也好,成长也罢,尽我所能,给予她最大限度的支持、帮助以及引导,不就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吗?
这个寒假,没有能够出门疯跑瞎玩成了我们一家人尤其是丫丫的最大遗憾,却也因此让我真切地意识到了假期里保持适当的学习量对于孩子而言的必要以及重要。当然了,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玩儿时候,酣畅淋漓地去玩,学习的时候,就专注投入地去学,这也是我一直灌输给孩子的理念,希望有一天小妞儿能够领悟其意并且主动践行。所以回到本文的题目,寒假里,孩子还有必要学习吗,我的答案是:当然有必要!你的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