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教人如何整理物品,以及自己。
作者山下英子,自称“杂物管理咨询师”。她从瑜伽中的“断行”、“舍行”和“离行”,得出了聚焦人与物关系的整理术——“断舍离”。
看字面意思就知道,它讲的是“无欲则刚”,舍弃旧物,放下执念,活得更加自如。很佛系。类似的话有:
苏格拉底——“需求越少的人越接近上帝。”
曾国藩——“即过不恋”。
这个概念简洁霸气,便于记忆,深入了解后很容易从脑子里冒出来。
对生活而言,东西少了,搬家会很轻松,这是很大的自由;住处也无需太大,这能节省不少成本;
对心态而言,过往不恋,当断则断,会少很多纠结。
这本书从整理物品,讲到整理思绪,又讲到劝人离婚,花了不少篇幅。我读后受益不浅,但个人认为,这本讲整理的书,在文字上却不够清爽(简直逻辑混乱+废话连篇)。下面把文中干货整理出来。
一、什么是断舍离
1. 定义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通过不断重复断和舍,最后会到达这样的状态: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2. 思考方式
2.1 问自己,我现在用得上它吗:
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不一样,并不是以“很可惜啊”、“还能用吗”、“不能用了吗”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自问“这个东西适合自己吗”。换句话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主语永远都是自己,而时间轴永远都是现在。
2.2 与物品做朋友
拿人际关系来打比方,这就是从四周都是陌生人上升到了四周都是认识的人的阶段。
也许某个人与你的关系在过去很不错,也就是说,某样东西过去曾经是对你很重要的宝贝,会让你涌出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但在今天,这个人与你的价值观发生了分歧,已经不如从前那般亲密了。这种时候,与其勉强自己“立马把这个人拋掉”,倒不如先适应现状,学会接受这种变化。换句话说,就是选择对当下的我来说最必要的朋友。
非得这样的话,可能很多人都难免有些于心不忍。不过,除了个别极为特殊的例子之外,人际关系本来就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就算是莫名其妙地渐行渐远了,也可以心平气和地接受。不过遗憾的是,物品不会像人一样主动从你身边溜走,因此所有的判断及判断之后的行动——是扔掉,还是送去二手店,还是送给谁——都要由自己主动去做。
如果还能持续进步的话,就能到达更高的级别——只选择死党,也就是只选择真正必需,而且自己又喜欢的东西的阶段。
2.3 该扔就扔:
如果只是把用不上的东西放进垃圾袋再扔进储藏室的话,那不叫收拾,那不过是把东西改变一下形态换个地方存放而已,是移动。而断舍离要做的,是把用不着的东西扔出家门,彻底切断它们与自己的关系。如此彻底地“舍”了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就是——只有对当下的自己合适且必需,也确实在用的东西,才会留在你自己的空间里。
虽说一样东西,你把它扔在一边置之不理还是精心保管,这中间是有一点差别的,但要是到了遗忘的地步,那它无论是以何种形式被收留着都没什么区别。从实质上来讲,它们已经是垃圾了。
除掉废物、垃圾、灰尘,就能彻底除掉停滞运与腐败运。
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在最初阶段,觉悟和勇气是必需的。如果能够放弃的话,就能换来“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这种对未来的乐观心态。
扔电视的例子:
茫然地打开电视,随便摁着遥控器,看见还算有意思的节目就茫然地看着。觉察到自己的这种状态的时候,她想道:“对啊,既然如此就把电视扔掉不就行了!”昂贵的大画面液晶电视就被她果断地断舍离了,她把它当作礼物送给了朋友。
—旦扔掉了电视,她才发现电视一直占据了房间里的一等座位。如今,原本放电视的地方已经成为她最放松的位置了!
2.4 不要舍不得用,否则永远是个low B:
一个人所使用的物品,能够反映出自我形象。认识到了自我形象,反过来就会开始想要把现在用的东西替换掉了。
畏惧那些高价、高品质的物品,觉得用便宜的东西就刚刚好,很合适。这就表示,自己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自我贬低。
要是自己能随便凑合着用一个东西,那别人也会用随便的态度来对待你——“他都能用那样的东西,穿那样的衣服,那随便拿个东西当礼物送他就行了。”
一旦通过断舍离提升了自我形象,那么别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他生活得那么精致,可不能随便拿个粗陋的东西送他就了事了”。
筛选物品的同时,你会发现与周围人的关系也慢慢发生了变化。
歌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
用高档货的例子:
把自己每天都在用的,不容易坏,或是即便坏了也无所谓的普通玻璃杯换成巴卡莱特酒杯吧。刚开始用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觉得很别扭。“总觉得很容易坏掉”“好可惜啊”“好重啊”……要是有这种念头,就说明巴卡莱特酒杯已经超过了你的自我形象了。不过人类是很容易根据外界变化做出自我调节适应的,等适应了以后,到了日常随便用它也不再感到别扭的时候,潜意识里的自我形象也就跟着提高了。
我就有这种屌丝心态。以前玩仙剑、风色幻想的时候,物品都舍不得用,总是攒着,每次通关了还存有一堆法宝没用过。看到我表叔玩时用起道具很潇洒,当时就觉得那样更好。
平时应该物尽其用,也不用过于小心呵护,不然都更新好几代了,它还没坏。
3. 扔的境界
3.1 迷茫期:
在“舍”的开始,人势必会觉得迷茫。已经下决心要把不用的东西丢进垃圾袋拿出去扔了,但要扔出去之前又心生怜悯——“要不还是别扔了,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用到呢。”
3.2 提高期:
与这种觉得可惜的想法作斗争,反复坚持实施断舍离。这样,判断物品是否必需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慢慢地,人就不会再以可惜为借口,把用不着的东西留在身边了。
3.3 狠心期:
此时,人就能用“把这个东西送给用得上它的人吧”、“这东西就算留下来也没有任何人会用它”的形式做出明确的选择。判断的速度就会加快,甚至就连下决断本身,都会让人觉得是前所未有的痛快。
3.4 佛系心态:
一切物品都是向地球借来的。
死了也带不走,何必一直占有,阿弥陀佛。
3.5 普度众生情怀:
自己的身边充斥着那么多能用却根本不用的东西,多到根本就用不过来,可在那个只能从电视上一窥究竟的世界里,人们还面临着窘迫的生活,面临着物资的严重匮乏。
“想想大山深处的孩子”,“想想非洲难民”……
其实生活品质值得追求,不用被圣母情怀绑架。但这提醒了我,有个处理旧物的好方式——捐出去。
书中有个温馨提示:
把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送给有需要的人时,要说“请收下”,不能说“给你”。
3.6 最终效果:
你的家终于从“仓库”变为“住所”。
二、具体做法
1. 扔衣服
我想到:“丢掉这些衣服,是不是就等于丢掉执念的行动呢?”以此为契机,我发现了那个一到季节更替就觉得没衣服穿的自己,也发现了自己到底有多少丢在衣柜里永远不会再穿的衣服。这其实并不是留恋,而是一种执念。为此,我下定决心:“好!就让一切从衣柜里开始吧!”
能够穿着当季最流行的衣服,会让人觉得很幸福。我自己的话,会拿三套衣服,搭配着只穿一季——最多穿两季,随着季节的变化,心情也能焕然一新。顺便说一句,能够意识到什么是当季的东西,也是很有意思的。
2. 整厨房
厨房是生命活动的根据地,是处理食物的地方。如果这里乱糟糟的,所有的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无法走上正轨。冰箱里塞满了食物,多半是出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购物的不安”,一进超市就买回来大量的食物,然后一股脑地把它们堆进冰箱。她的冰箱的冷冻室里,甚至还放着好几年前买的冷冻食品。
3. 整住所
日本有“食育”这个词,指的是培养一些了解食物的知识、掌握选择食物的能力、实践健康饮食生活的人。就像这个词所说的,我们很在意吃进嘴里的东西,可对住所、对物品目前却还没那么在意,而断舍离的目标,就是要“住育”。
居住环境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环境。要打造出能够款待自己的空间。
4. 少买少存
在这个消费社会里,劝人买东西的商家可是做了相当高明的研究的。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掉进折扣的陷阱,完全忘记了“东西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品位”。
社会因素令物质不断地涌进来,而由于个人和社会的某些原因,这些涌进来的东西却出不去,永远就堆在自己的这个空间里。
在往家里带东西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注意,有时候,我们会把购买的焦点放在非日常的东西上。比方说,有人会为了一年也来不了一次的亲戚、为了偶尔来小住一下的朋友,特意准备茶具和被褥。有的人在碗柜里放了大量专为客人用的餐具,可自己家人用的餐具却很少。
断舍离中,基本上没有“客用”这种观点。自己很喜欢,同时一直在用着的东西,拿给客人用就好了
真由美女士原本打算要买新房子,从狭小的公寓搬走,不过在进行了断舍离之后,她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不是我家太狭小,而是东西太多了”。
断舍离为她省下了好几千万,这么说可是一点都不过分。
5. 三分法和“七、五、一”原则
5.1 三分法归纳整理
拿厨房来举例。粗略地环视一圈,就可以大体把厨房里的东西分成食材、烹调器具和餐具三大类。厨房是做饭的地方,不应该有其他无关的东西,而所有相关物品则应该按照功能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
原则上,这三种大分类不能混淆,不同种类的东西不能混在一起。有的时候,我会发现有的人家里的碗柜里还放着早就忘到脑后的已经风干了的食品,就这么和餐具混在一块,类似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
不断地重复三分法,可以避免整理物品时所造成的混乱。
5.2 “七五一”原则限制东西数量
所谓眼不见为净,所以有些人就会把这种收纳空间塞到百分之百的程度,甚至会塞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程度。
看不见的空间,放七成:
在断舍离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只能放满七成(请参照彩图)。之所以要留出三成空间,是因为这会让人有把它收拾整齐的欲望和心情,空出来的那三成空间就能成为物品出入的通道。
台面上的空间,放五成:
解决完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接下来的就是碗柜、餐具架之类的看得见的收纳空间了。这些空间从美观上来说,放东西的限量是五成(请参照彩图)。只放五成,这其实是很少的,因为东西太多的话实在是影响美观。
装饰空间,放一成:
再接下来就是一些装饰性的给别人看的收纳空间了,这种收纳空间只能放一成东西,也就是说要最低限度地放东西。比如我们去美术馆看画展,那些醒目地印在画展宣传单上的极具代表性的名画多半都是单独挂在一面很宽的墙上,其他一些画作则会多张排列在同一面墙上。
上面这俩原则,看着眼熟。
分类归纳,少放东西,和部队的内务标准不谋而合:物品按标准摆放,紧急集合时,闭着眼都能准确摸到;台面上几乎不放东西,柜子里按规定保留空间,视觉上一片清爽。难道作者当过兵???
当年王文同学吐槽过:
过高的标准牺牲了部分便利性,应该找到平衡点。总的来说,还是越少越好。
6. 打造物品形态
6.1 只需一个动作原则
我们追求的是靠一个动作就能完成。拿出物品所需要的动作,充其量只有打开柜门、取出物品这两个动作,这样人就不会觉得麻烦。
6.2 自立、自由、自在法则
要有意识地让收纳工具里的东西不管任何时候都能“立起来”,也就是让物品能“自立”。
自由,是指选择的自由。也就是说,物品的摆放方式是不是便于选择。
那些立不起来、不能竖着放的东西该怎么办呢?这些就要卷起来,自在地放。所谓自在,是指听话。
促成人的自立、自由、自在:
断舍离会使用“相”的概念。在让毛巾立起来、把内裤卷起来的同时,自立、自由、自在的理念仿佛也会进入我们的内心。不管是毛巾还是内裤,通过“叠”的动作,它们就会变成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形状,而且还不会塌,不会散。这可真是让人心情舒畅,简直让人觉得能够随心所欲地掌控物品。这些好心情仿佛可以打动自己的潜意识,最终促成自己的自立、自由、自在。
7. 别有压力,慢慢来
要选择的这个场所,即便只是一个抽屉也是可以的,甚至说得更夸张一点,即使只是一个塞满了购物小票的钱包也无所谓。
大家都有一种感觉,就是要收拾房间,必须得留出大块的时间来才行,但断舍离的观点恰恰与之相反。根据此时此刻能挤出来的时间多少来计算场所,因此,就算再忙也可以从今天就开始断舍离。
8. 别扔别人的东西,从自己做起
如果你的心里已经有了想要扔掉别人东西的想法,请尽量克制,别随随便便就把别人的东西丢进垃圾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别人随便扔了你的东西,你一定会大发雷霆吧。
如果你对别人的东西比对自己的还在意,就说明你对自己太放松,对他人太严格。只要你想着“都是我丈夫把家里弄得这么乱的,我绝对不要收拾”,你就没办法收拾自己的东西。曾经有个学员很烦躁地对我说:“为什么孩子们会把那么多东西扔在客厅啊!”结果一旦开始了断舍离,她发现自己的东西比孩子的东西还要多。说到底,还是得先从自己做起,最好不要想着去控制别人。
三、你为何扔不掉东西
我渐渐发现,那些把家里到处都堆满破烂儿的人,可以分成三种类型。
1. 逃避现实型
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几乎没什么时间待在家里,所以也没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不愿意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忙碌起来。加上家里乱七八糟的,所以就更不想待在家里了。慢慢地,在这样的恶性循环里越陷越深。
2. 执着过去型
这种类型的人,即便是现在已经不会再用的过去的东西,也非得收着不可。相册、奖杯等等,统统当作命根子似的保管起来。他们多半隐含着对过去幸福时光的留恋。从不想面对现实这一层意义上来看,与逃避现实型也有相通之处。
3. 担忧未来型
这种类型的人致力于投资不知何时会发生的未来的不安要素。这类人的特点是过分地囤积纸巾等日用品,要是没了这些就会觉得困扰、焦虑不安。在三种类型当中,这一类的人最多。
他们并不限于卫生纸,只要是遇上特卖,就连面巾纸、保鲜膜之类的日用品都会买回家。这都是由于“这些都是平常用得着的东西,要是没有了会很伤脑筋”、“这么便宜了,现在要是不买,说不定就碰不上这么好的机会了”等强迫观念造成的
在和扔不掉东西的人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在”这种时间观念因人而异,会有很大区别。
比方说存了15年药的我的母亲,她恐怕很难学会断舍离的观念,因为她连10年前的事都觉得是最近的事。
说到底,觉得多长一段时间属于“现在”都可以,这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一定要有对自己而言最合适的“现在”存在。
保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时候,保险就像是一场没有胜算的赌局,一旦买了高额的医疗保险,就有可能会出现“不得病的话可就亏了”这种心情。我们到底还要为了安抚我们的不安花多少钱、买多少东西啊!
我执着过去、担忧未来都有。
对于前者,真正有纪念意义的事物,我还是会保留,其实也没多少。有的东西可以变成电子版。
对于后者,要减少“万一以后用的上呢”的想法,因为许多东西放烂了也用不上。
四、零碎知识
日本可怕的垃圾分类:
在日本,垃圾袋分类标准是由地方自治体确定的,不同地区的分类标准也不尽相同。比方说,爱知县碧南市把垃圾分成26种,而德岛县上胜町则把垃圾分成34种,这真是让人头疼。不过,虽然看起来这么繁杂琐碎,但似乎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能成功地做到一次,就会让人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