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了两件有有趣的小事儿。
一件呢,是关于我自己的,我的一位从事教师职业的老同学找到我,说能不能请你帮我一个忙,帮我修改一篇论文,我最近需要发表一篇论文达成考核指标。我开始还觉得奇怪,为什么找我来修改呢,一方面,我已经毕业两年了,当初的论文功底早已经丢到抓哇国去了,再者,我现在从事的行业虽然跟文字打交道不少,但是专业论文的写作风格和套路与我现在的从业内容南辕北辙。我内心首先自我怀疑了一番,然后进行了婉拒,因为确实自己可能不能胜任这份重任。但是我的老朋友讲说,以前你给我修改过,我觉得非常好,根据你的意见我进行了完善,也顺利的发表了,所以这次还是要拜托你,我自己的文笔实在是太糟糕了。话说到这个份上,即使看在多年好友的面子上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气了。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当我打开来这篇文章进行逐字阅读逐行检阅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好像能够从比以前更深入的逻辑和更高的站位角度去看待此篇论文了,如果以自己学生的状态,可能觉得已经非常好的东西,以现在的角度,这简直就是逻辑错误的东西。这两年的工作经验,让我获得了对于文辞句法更灵敏的直觉,让我对待所有事情的看法更加贴近生活事实,很容易分辨出单纯从数据得出的结论存在的谬误。一整篇分析下来,我觉得自己的学术文章的文字功底虽然仍然还不够专业,但是我确信在紧密逻辑上我确实是有较大进步的。
在这件事情上,我的“颅内自嗨”低估了工作带给我的益处,那就是实力的提升啊。
这第二件件事情,是关于我的一个朋友想要考博士的事情。
申请博士首先要摸底,看看老师是否适合自己选择的方向,看看老师是否是还招收博士生,也咨询一下老师的人品等问题。需要提前交代的一点是其实现在来申请已经很晚了,正常九月、十月份就已经开始申请了。现在已经十一月末了。他首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一位老师的博士生的联系方式,然后进行了沟通。当天联系到的时候,那位师姐就说,把想要咨询的问题列出来,抽空的时候进行统一回答,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条理性非常强的人,现在想来其时间上也是紧张的,不然不会联系到统一的时间段去解决事情。
我当即就劝说,趁现在机会,马上回复,尽可能早的联系师姐,主要矛盾及早解决的好。结果他说他要去游泳,在我的劝说之下,把问题发过去以后,就去游泳了。结果就在这个间隙,师姐说有空,我们来聊聊吧。结果他根本不在,等到他看到的时候,已经到晚上10点多了,再给师姐回复,人家说太晚了,明天吧。
事情到这里,你或许觉得没什么,明天也可以啊,明天也来得及。但是有的机会一旦错失,你找回需要的时间成本真的不是一天24小时这么简单。
他当时看到这个信息,犯了第一个重要的“颅内自嗨”的错误,他认为师姐看不上他,对他有点儿不屑一顾。但是我想说的是,我的朋友根本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想过,人家是真的有事情,很忙,好不容易给你当天腾出来的空,结果你自己不回复我,这说明你对这件事情根本不着急啊。再者说,作为咨询者,或者说请求帮助者,如果这是你的主要矛盾,在有可能获得回复的时间里,难道不应该时刻保持通信畅通么?
结果第二天,他没有主动对接,师姐也没有给予回复。
来到第三天,“颅内自嗨”升级了,他认为自己不要费事联系了,也不要浪费经历了,觉得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连考都不要考了。这就是错过那个机会以后,他的情绪累积连续反应。其实看到这个情况,我都惊呆了,原来人的自我情绪都可以这样轻易的影响一个人未来三年乃至一生的道路。
当然了,事情的最终,我还是劝说其为了自己的梦想着想,厚下脸皮去询问一番,毕竟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啊。
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颅内自嗨”自嗨的行为,但是有多少人还能分一份清醒和理智,来保证自己的行动不要受到非理智的影响呢。
保持一颗开放的平静的心态,不要过于“颅内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