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1日到肿瘤放疗科报到到今天,整整半个月过去了,老爸终于做上了放疗的第一步“定位”。比眼科复杂的手术等的还久。
年轻医生和主任医生的差别就在这里,医术是一个方面,能站在患者角度思虑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12月1日眼科出院那天,眼科就帮我们联系好了放疗科,让我们先去预约。我去了放疗科,年轻的医生挺不错,跟我讲手术后2周就可以安排放疗了,下周五先来做定位。
好了,我们满心欢喜的准备好了到预约的周五一早挂号做定位,医生说先做术后核磁共振,做完后不用等报告第二天就可以来做定位,可是核磁共振一般都要预约好几天,于是耽误了半周时间。
等做好核磁共振后来挂号,询问到最后,早上是否吃了什么什么药(很奇怪的名字),老爸血糖问题,早上还真吃了这种药,结果又不能做,又要再等至少48小时。某人跟医生说,那我们再约个周五是几点合适,8点差不多么,医生应承了下来,老爸老妈在场也都听的清清的。
然后今天就是这个周五,某人起了个大早,开车带老爸去了医院,结果年轻医生说好像约的是9点,那9点就9点吧,结果他一场会开下来,直到10:30才开始准备。真正做的时间倒没有多久,11:00做好了。
同样的事情,如果是心中有患者的医生来安排的话,在12月1日当天我去预约的时候,就应该讲清楚让我们提前去预约核磁共振,告知我们注意事项譬如定位前不能吃什么药,这应该是最起码的吧。
跑两趟就能解决的事,硬是来回跑了四趟,耽误了许多不该耽误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