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人和组织看来,直接经验特别鲜活(Fischhoff,1975),个人和组织把直接经验看得比来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生。然而,一方面,经验是那么鲜活;另一方面,经验又是那么不好诠释,所以从经验中学习特别容易出错。所以……
188)坚持到底。因此……
189)坚持到底!你能做出伟大的事情,前提是你必要要去做。总有一天,你需要选择是和往常一样拖沓行事还是排除万难达成目标。选择很明显。与其做出一个糟糕的极其烂的作品,也比有一万个好想法烂在大脑里强一万倍。选择持续行动是最有效的策略。
190)认识到在无知时该如何行事的能力。因此……
191)要认识到,你的目标是找到最佳答案,而找到最佳答案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就算你真的找到了,你也无法确定自己成功了,你必须让其他的靠谱的人来对你进行测试。
192)要知道,处理无知的能力要比知道能力更强大。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已知一定远远少于未知。可以将知道分成四个维度,1)我知道你也知道;2)我知道你不知道;3)我不知道,你知道;4)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你看这世上总会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况且即便是都知道的事情,理解他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分歧,因此,将自己知道的拿出来让大家知道,便于更好的与这个世界产生连接,才能知道更多自己不知道。
192a)鼓励提问:“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呢?那我该怎么办呢?”一般情况下,你应该去找一些靠谱的人,听取他们的意见,但是,一定要记住要关注的是他们的论证过程,而不是他们的结论。特别是那些免费的意见,更要加小心,小心关注他的求证过程是否有逻辑漏洞。免费意味着无需要负担责任,其意见的成色就少了很多。
192b)寻找成功的道路上,提出正确问题与获得正确答案同等重要。成功人士擅长问重要问题,并找到答案。在遇到困难时,他们首先问问自己是否已经对所有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他们能够客观评估自己获得答案的可能性,同时,愿意本着开放的心态向靠谱的人求助。
193)记住,你的目标是寻找最佳答案,而不是在已有的答案中挑一个最好的。最佳答案不一定就是你已知的答案,你也可以寻求外界帮助。生活的目标是做正确的事,同时考虑做错事的可能性。因此,能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非常宝贵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想办法求助他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将所有的答案全部找出来,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的,而不是碰到一个认为当前最优的答案,而停止了寻找。我们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194)每个人都有权拥有自己的问题和理论,但是只有靠谱的人有权提出观点。如果你没有完成过马拉松,那么你就没资格告诉别人应该怎样跑马拉松。当然,你可以就此事提问,也可以在表明自己并不确定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可能存在的方式。
195)时刻警惕考虑不周的情况。即便我知道自己很笨,于是严格遵守原则,同时围绕自己的弱点对环境进行了相应设置,但你还是可能有所遗漏。谨慎行事会让你更成功、更安全。
195a)成功人士会征求别人的批评意见,并看到批评的价值。
195b)吸收众人观点。永远不要在没有向至少三位靠谱的人咨询的情况下做任何重要决定。不要只是的听取结论,盲目照搬。理解他们的观点,将其具体化,评估他们的论证过程,看看说的有没有道理。让他们也来刺激你自己进行论证。这对于你的学习过程和成功承担责任都最很重要。
196)做决策要讲逻辑,基于期望值测算。所以说……
197)考虑结果的可能性与收益,确保发生不可接受结果(如搞砸的风险)的可能性为零。
197a)不良决策代价等同于,甚至严重于正确决策带来的回报。因此,知道自己什么没掌握,至少和知道自己掌握什么一样有价值。冰岛首富托尔·比约戈夫森,回顾自己失败时讲:我太相信那些证明一切都将变好的信息,排斥那些违背自己信念和愿望的信息。本该多注意那些已知的事情而不是我希望的事情……我本来应该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并且我也确实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并且我也确实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只是在我的深层潜意识中,我想相信一切都会变好。来自(灰犀牛)(大意)。
197b)如果有亏少利多的机会要把握,就算获得可能性低也要试试。不可否认,世事无绝对,这个世界存在不同的可能性。因此所有的决策都是有风险有回报的赌局(包括人生选择也是一样的)。要知道如何实现极佳的风险回报率,即回报巨大,风险极小,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小。或者耐心等待,精心准备总会是有这样的机会的。
197c)精准评估自己决策正确的可能性,以提高决策准确性,这是十分有价值的。我常看到有人一有想法就不假思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看似自己观点的准确性高于50%,却不做进一步调查,也不同他人进行确认以确保观点的正确性。通过这样认真的反思答案准确性就能得到提高(比方说从51%提高到85%),可他们往往不以为然。要记住,从期望值角度来看,提高准确性(比方说从51%提高到85%),远比从可能错误的(假设准确性是49%)情况提升为可能是正确的(假设准确性此时是51%)的情况要有价值得多,因为我们终究是在拿可能性打赌。试想一下,本来实现必要事项的可能性是51%,那意味着只有略微过半的任务可能顺利完成,但准确性一旦提高到了85%就意味着只有15%的关键事项可能会出问题。说了半天,就是想办法,提高可能性的准确度。认清自我决策的缺陷性,与他们讨论自己的想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
197d)任何事情都不能押过多赌注,要留15%或更多余地给无关联的赌注。人生也是,珍惜留存在桌面上的机会,才可能在失败后翻盘。
198)牢记80/20法则,并知道那关键的20%是什么。所以说……
199)区分重要事项和不重要事项,先处理重要事项。我们大多数人,一般会先挑容易的事情做,然后再做困难的事情。那我们在工作中应该处理任务呢?1)消除对于任务的偏见,分清重要和不重要事项。2)优先处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3)主要完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4)干掉那些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5)做任务前区分一下这些事项吧。
199a)不要做完美主义者。因为完美主义者在细微差别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容易因小失大。要成为有效率的完美主义者。宽泛的解决方案(比如:遭遇危机时,大家如何保持联络)。一般极为专业的解决方案(比如:面对任何一种可能想到的危机时,大家如何保持联络)要更好,这在方案初期尤为明显。宽泛合理的解决方案比充斥了一堆繁杂细节的方案能带来更多益处,因为过程太复杂不易记住,制定细节庞杂的方案也很耗费时间,甚至到需要派上用场时,也可能未完成。
199b)压榨过程进行20%的时候就能得到80%的果汁,所以做决定时,最重要的事项是比较少的(一般少于五件),而且研究每件事项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也是有限的。
199c)警惕”细节焦虑“,不要小题大做。
199d)不要混淆小事情和不重要事项,因为小事情也可能很重要。(举个苹果,给爱的人一个简单的拥抱就是如此)。
200)做决策的时机要恰当,为获取更多信息而延迟决策,需权衡可获得的边际效益和所需耗费的边际成本。有些决策适合在进一步咨询后进行,有些决策则需要尽快敲定。决策耗时越长,能获取更多信息,但也有其负面影响,比如会延迟进展。懂得权衡利弊,要考虑获取更多信息能带来的边际收益,也要关注延迟决策所需要耗费的边际成本,这是影响决策时效性与准备工作的重要因素。
201)确保所有”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完成前优先于其他任何事情。首先,区分”必须完成任务“和“喜欢做的任务”。不要遗漏任何一样“必须完成的任务”,也不要将”喜欢做的任务“列入任务清单。然后,将“必须完成的任务”排上工作日程并出色地完成这些工作。要还有时间,就回过头来看看“喜欢做的任务”,着手再完成这些任务。当自己还有多余的时间时,再想想怎么把事情做到完美。实际情况可能是你没有时间处理不重要的事情,这好过于没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情。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讲:“这样做或那样做不好吗?”他们考虑的是将看起来漂亮的事情优先做,而非“必须完成的任务”,很有可能就忽略了更为重要的事情。
202)要记住,最佳选择获得赞同意见多于反对意见,当然不是说不允许任何反对意见,要警惕有人在没有适当权衡正反意见时挑错选项。这类人不是优秀的决策者。
203)要警惕在没有考虑所有可能性的情况下,就低效地确定其可能性,这会打乱优先次序。听到“可能是……”这种句式就明白了,他接下来会说一些无从考据且不重要的事情。如果某人说“我认为很可能……”,这一般后面就会说重要且有所依据的事情了。一切皆有可能,所以要根据可能性与重要性仔细探究每一种可能的情况。
204)理解并运用”总体来说“的概念。当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参与讨论的人回复说,“也不总这样啊”,这时,讨论就会陷入僵局。因为他那样一说,大家就会开始不谈常规情况,而开始商讨各种例外情况。因为事事无绝对,讨论重心若放在研究是否存在例外情况的话,对话就偏离了正轨,要双方本来就都觉得这件事“总体来说”没问题的话,这样做就更蠢了。为避免这个问题,发表论述的可能会说“总体来说”。我们应该理解的是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事情看法多少有些差异,我们讨论的目的是让双方更理解事实的真相,因此我们双方讨论的前提不是”相互竞争“而是”相互合作“,共同对于这件事的理解。因为事实是不会变的,变化的是我们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和态度。
原书更精彩,免费下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