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完连校长的教学分享,豁然开朗,教学第五个年头,虽说不长,但我仿佛好像“老”的很快,这种老不是单纯的指年龄,而是缺乏年轻时候那种充满活力的激情感觉,那种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逝去了,讲的语文课也没有多少趣味了,连校长的分享紧扣新课标,让课改无从下手的我们有的放矢,让我仿佛看到了教育的变革,这是不是又可以让人激动起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即将开启?
连校长在20天的教学中,让学生大换血,有的教师接手第一天就能让闹腾的班级顿时安静下来,这是我要学习的地方,这真的需要长期的教学经验,我的班级没有这么大的起色,只有一部分学生有进步,进步的空间还不是很大,我想这除了跟教学经验少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新鲜花样,学生不能被更好的带动起来,可能他们更需要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我佩服连校长的激情与创造。
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只有教学设计时深入思考,做到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才能迎来课堂上学生精彩的生成。在第一单元的生字学习中,连校长把整个单元的生字放到一起学习,这是个挑战,也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拿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吧,基础比较差,五年级了还要一个一个教着写,老师费劲孩子们也费劲,这个集中学习的方法既让他们增强了自主学习性又让繁杂的词语系统化,这个真的很棒!
在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的学习中,连校长让学生多次修改作文,一次比一比有进步,还让学生带着心爱之物来学校写作文,并一句一句手把手地教,我相信孩子们就如《画杨桃》的作者一样,会终生难忘吧,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相对的习作要点,这个读写结合训练的过程中,连校长抓住“那物那情”由文本到生活,既让学生在回顾生活体验中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又把阅读、写作与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案例启发我,要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把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写作成为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学生明确了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学习多长时间,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学生的学习就变得非常具体明确,不再是零散、没有目的的,也就具有了实效性。因此,我们应该关注课文的问题设计,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学习能力。期待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在备课的过程中,分析课标,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落实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上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呈现精彩,绽放魅力,拥有语文的温度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