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至周五的内蒙古清凉行,虽波澜不惊,总结点也不少。
1.花钱买享受。四个朋友家庭组成的纯游团,旅行社管机票、酒店、门票、导游、车辆/司机,没有购物,在景区游玩的时间充裕,我们自由寻找当地特色美食,喝酒聊天,晚睡晚起。
2.淳朴与落后。地广人稀的大草原、沙漠,景点之间相距遥远,白天一半时间在车上。我正好睡觉或阅读。经济环境相对落后,但民族风情浓厚,穿着民族服装吃咋马宴,像王公贵族一样边吃看歌舞表演,回蒙古包里睡觉却没有热水。火山景区的旱厕更是熏得人恶心。
3.老中小三代组团。一行14人里有五个60-80岁的老人家,四个不到10岁的小孩子,5个我等中青年。小朋友们追打嘻闹不断,大人们责骂批评不断。个人素质和家庭氛围从中显现。
辉腾锡勒草原
4.地理和气侯。内蒙古旅游季只有6-7--8三个月,其它大多时间白零茫茫,骑马、骑骆驼虽然火爆,牧民的全年收入并不多。地理环境和气候比较恶劣,经济条件、职业机会比南中国差许多。难怪导游的重庆女友大学毕业就分手。若我是女孩的父母,也不会同意姑娘嫁到这方来。想像昭君远嫁塞外,是多么凄凉与艰苦!苏武在北海边牧羊能活着回朝是多么的坚强!
5.责任与放松。有父母老人家要照顾,还要安抚他们为小事升起的情绪和争执,总有些相互不适应。中年的我们,在蓝天白云下,一边看遥远的山峦,近处的风车,还得看父母跟上没,小孩子跑丢没。那些风景好像少了语言,我没有完全融入到那风里,沙里。回家看照片,啊,那里,我去过。
鄂尔多斯响沙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