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mall butterfly
(本文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一直想给我的灵魂找一条出路。也许路太远,没有归宿,但是我只能前往。
————安妮宝贝
每一个家人似乎在孩子选择道路的时刻,都会子女安排他们认为适合的道路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走。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普遍现象,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走的道路一直是按自己意愿去执行,以至于到了最后,我不得不咬牙坚持自己当初的选择,以及承受当初的选择后果,我究竟还是没有后悔的资格。
很多时候,我都在怀疑(当初如果走了另一条道路,现在的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自己的选择是否最适合自己有目标、不够理性、失去动力等缺陷往往导致自己生活得迷惘甚至是盲目,很多时候都会自问自答式的方式来反省自己(这个事情该不该做,那个事情是否要坚持下去),以次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安。也许,真的缺乏那所谓的安全感,导致了我矛盾的性格,纠结于重大的决策中无法自拔。自己不是个决绝的人,但是却是个总喜欢和自己过不去的人,如果在最短的时间内,没有把某件事情做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就连行走、吃饭、睡觉都会为那件事而耿耿于怀,(有的人认为这种态度是负责,可是我把自己的这种表现称为强迫症)就这样,我也不知道自己度过了多少个耿耿于怀的夜。就像我性格不够果断,所以很多的机会与自己失之交臂,我很痛恨这样的自己,可惜这却是自己难以改变的性格。
常常会羡慕身边的朋友,因为她们都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不会因为一些烦恼的事情而整天耿耿于怀。尤其是欣赏朋友阿晶的那种大大捏捏、没心没肺的性格。(她对我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必要和自己过不去,整天不高兴呢?)我在过去的时候,特别喜欢和朋友抱怨生活,絮絮叨叨地向她们述说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烦恼、自己的压力等等,后来想想那样做自己真的特别犯傻。自以为把心里的苦闷说出去可能会好受一点,可事实上一点作用效果都没有,到后来我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没有哪个人会直接给予自己帮助,说到底能解决问题的还是自己。
『生活教会了我太多太多,不论好的或坏的,我都会欣然接受。』
忽然,脑袋里就冒出了这句话,我早已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句话了,特别喜欢说这句话的人所拥有的那种生活态度。我具体也说不出来那种生活态度是什么,(会是洒脱?还是乐观?或是感恩?或是知足?……)但是可以感受到能够说出这样话的人,必定是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的人,而这些正是自己所没有拥有的。常被朋友评价说“你是个重感情的人”,我不知道这样的自己到底是好是坏,重感情就意味着自己不够洒脱,就会太过于计较过去,就会放不下太多的人或事。记得某个时间段,为了改变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心态,于是整天抱着本哲理故事类的书去啃读,就连书名都是那样的直白——《拿的起放得下,不生气要争气,先做人再做事》 在家中当我拿起这本书阅读时,无意被父亲看见了,他就笑了笑:“你抱着这本书看,你理解这个书名的意思吗?你给我解释听听。”我竟然被父亲的问得顿时语塞,我知道虽然我一直在读这本书籍,但是我还是没有完全理解整本书要说明的真理。比起哲理类书籍,我更多的偏爱是长篇小说,因为阅读小说意味着我可以从不同的书籍中、不同的故事中、不同的人物中去寻找与自己相同的“影子”。或许这样,我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内心安慰。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很简单,仅仅因为看到父母为自己起名的用意,以及他们赋予自己的殷切希望。想起高考前期,数学老师看到我放在课桌上那本书籍——《破茧成蝶》,然后他笑着对我说:“破—茧—成—蝶,原来你的名字是这样由来的啊!”我随之便是慧心一笑。我常常都会联想到和蝴蝶有关联的故事或俗语,如:蝴蝶效应、某些特殊的蝴蝶同样能够飞过沧海,当听到赞美蝴蝶的故事,我都会充满正能量;同样当我听到那些批评蝴蝶的故事(飞蛾扑火)时,我也会特别难过。我的这种感觉特别奇怪,就连我自己都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就是个“怪胎”。后来,我仔细想想才发现自己的这些奇怪感受,都来源于童年。小时候,我经常和发小一起去捉蜻蜓、蝴蝶等小动物,当时看到这两动物的时候我们都会特别兴奋,发小会指着蜻蜓对我说:“那是我”,我也会同样指着蝴蝶对她说:“那是我”,因为发小的名字单名一个“婷”字(谐音为“蜓”),我的名字则是包含一个“蝶”字。那时候的我们,总是傻傻地以为蝴蝶或蜻蜓就是我们自己。
【附:】 童年时期,在那个充满童真的时代,小小的脑袋不知道成天在想些什么,我做过许多不靠谱的事情,挨打挨骂也是家常便饭。记得做过最蠢的事情就是把死人“出行”时洒在路上的冥币给捡回到了家中,我高高兴兴把冥币拿给祖母看,于是便被祖母给“海扁”了一顿,还记得当时的自己一边哭一边委屈地说:“我看到姥姥家有很多这些东西,所以捡这些东西来是准备给姥姥的!”因为当时还小,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一回家便被请吃了一顿“竹笋抄肉”于是特别委屈,后来长大一些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都会哭笑不得。
『繁华邂过客,我只是路人』
这句诗词,带给了我颇多的感受。生活了十几年,遇到过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有的人一直在,有的人却走了;有的人已停下脚步,有的人却还在寻找;有的人有目标,有的人却是个“无头苍蝇”……
如果让你给自己下一个定义,你会把自己定义成怎样的人?我不清楚,或许我什么都不是。这个世上很少有“明白”人,因为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不了解自己的特点是什么。有句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当我的朋友对我说(我是了解你时),我并不觉得惊讶,因为他们或许真的比我本身更了解我自己。我的朋友、同学、老师给过我各种各样的评价(做事踏实、懂得坚持、勤奋努力、前途无量、死脑筋、优柔寡断等等),我都会欣然接受。似乎每个人都会愿意听一些关于自己好的评价,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每当某个人对我说:“我相信你前途无量时”我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会顿时觉得自己处于一种“危险”状态,因为我发现被别人看好不一定是件好事,这不但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好处,还会使你悠然自得,丧失你那少有的上进心。所以比起听好话,我更愿意听一些听上去不去那么好听的、却对自己有促进作用的话语。
后来的我常常会想起,自己在高中的奋斗样子,留下来更多的是遗憾。原以为自己当初是努力的,直到后来一句话点醒了自己(只有自己知道,付出80%就意味着不能随心所欲地玩耍,还要怀着对未来的各种担忧,实在是件虐心的事),使自己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不敢懒惰。
经历过那么多人,那么多的事,带给我的有惊喜,也有失落。时间还在滴答滴答地走着,我不知道未来还会遇到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情,但是我还是会很期待,期待自己能给未来一个好的“交代”,期待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后记:】每次写一篇随笔,对于我来说最难的还是结尾,不知道以什么方式、什么话语来结束整篇文章,于是我都会草草结尾。所以有时候,自己读起来都会感觉到“莫名其妙”,有人问过我:“你的文字中表达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喜欢以这种方式,记录某个时间段的内心的想法。不是想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更不是寻求一种平衡,只是纯粹地喜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