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千年 游林山
2000年,全世界总人口成功达到60亿。2000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千禧年—又一个新千年的开始。这一年是中国农历庚辰龙年,中国春节是2月5日。世界各国人民满怀希望昂首阔步迎来新世纪的曙光。
宋南极在这一年第二次买了西服,而且终于告别了西服配棉袄的尴尬。
从那以后,宋南极越发觉得自己变帅了。
在吃完好吃的,玩完好玩的,走完亲戚,放完鞭炮,烤完屁股之后,在开学的前两天,身着西服的宋南极跟着父母去赶了人生的第一次正式的庙会。
话说在宋南极所在的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县份,历朝历代修建了颇多的寺庙,故而庙会也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中大小庙会不下六十余次,多在春忙前或秋收后农闲时举行,会期三天五天不等,最大者历时十天。
以规模而言,县城、慈峪镇、陈庄镇的庙会规模较大。
县城庙会
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中心,一年中有六有庙会,其中繁华的当属以下三个庙会:
成官庙会
农历二月初一,为纪念清朝该县知县成肇麟而设。成肇麟(1846-1901年),江苏宝应人,同汉癸酉举人。先任教谕,为官清廉,政绩显著,屡有升迁,曾任知州、知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任L县知县。光绪二十七年,八国联军之德军追击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路经该县,强令成知县急筹军粮肉食,并限令限刻备八百匹骡驮、八百副参鞍,另加百名妇女、五百只鸡。成知县拒不答应。敌乃以最残暴手段对成进行人身摧残。先是纵敌抢掠,四处骚扰,竟以活牛为虏,火焚以食:继将成知县拖于马尾,绕城飞跑,直将成手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昏昏欲死。成知县忍辱饮情,难脱魔掌,于夜遗书一封,遣人绕道送呈现正定知府江淮绪言。书称:“吾人如以物资敌,无异臣子助敌以攻君父,此则不只于心不忍,且有损大义。为保持国家民族尊严和为官节操,决计用生命与敌寇抗争到底。”并附绝命诗一首,诗曰:“屈已全民命,捐躯表素情,乡关涉何处,孤惯郁泉台。”书发深夜,于衙署院内投井而死。光绪帝返京后,闻成死节,深为哀赞,降旨于殉职之地,立专祠奉祭。县人为纪念成官,特将其殉难之日农历二月初一定为庙会,会期三天,中心在距“成公祠”最近的城西北街。届时城周数十里村民,携供品前来奉香赶庙,从早到晚,人流拥挤,比肩接踵,祠内香烟缭绕,灯烛辉煌;街上高跷竹马,曲艺成队,露天戏台演唱,锣鼓喧天。尤以各村武术,趁机比赛,刀松棍棒,各显神通,臂挥拳击,互不相让,观者如堵,水泄不道,鼓噪哄叫,一片沸腾。大街小巷,摊贩林立,茶不面食,一应俱全。抗日战争爆发后,特别是1938年县城沦陷后,成官庙会逐渐衰落至停止,且一直不再兴起。
灵王庙会
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开始为县城大东关的庙会,现成为县城春季最热闹、繁华的庙会。此庙会因大爷庙而起。东关长街文兴桥东北建有明灵王庙,明朝天顺中敕建,庙额称“灵寿候祠”,俗称大爷庙,庙祀汉将邳彤。邳彤乃东汉光武中兴大将,以功封灵寿候,死后邑人建庙祭祀,以求保佑。据说邳将神像塑坐巨井之上,井中常发鸣声。明天顺年间,英宗帝体生一疮,久治不愈,一晚偶得一梦,见有一个暗中治疗。疮破脓淌,一时舒时,旋即痊愈,因意神仙相助,下令让人即愉梦中所见绘制,建戏楼,树牌坊,三重大殿,一道走廊,规模之盛,一时无比。此后,乡人乞神索药无不灵验。为纪念药王邳彤,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设大祭,开庙会,大聚僧侣,诵经褥告。是日,大戏演唱于戏楼,杂耍卖艺于街巷,四邻五乡,府州各县都来灵寿赶庙,敬神讨药者,拜倒晨神像之前,逛庙散心者,杂沓于众人之中,人流如潮,涌来涌去。以是“大爷庙”闻名假迩。三月庙会变成为灵寿的盛会。日伪时期,大爷庙被毁,但庙会保留至今,自三月二十一至二十六共6天,仍是L县最热闹的庙会。
城隍庙会
农历十月十八,地点城内,旧时人死归天,家人都到城隍庙烧纸报到(乡村中则到村外五道庙烧纸,由五道爷转报),因之城隍庙为一县之大庙。灵寿县城隍庙建在县城内十家街东路北。前戏楼,后寝宫,正殿居中,廊庑分左右。整个建筑宏伟壮丽。城隍阎罗,塑像鲜明,贴金面颊,光彩照人,凶煞恶神,镇慑人心,平时行人路过城隍庙站,缄口无言,解肃惟谨。住庙道士有良田数顷,生活优裕,终日诵经习武,吹弹歌舞,官府要员,地方绅商,时有奉献,主持道长,不啻阎君附体,人人敬畏。每年农历十月十八为城隍开祭日,大开庙会,广招客商,会期十天,以皮毛交易为主。整个城内大街,人众云集,车马喧阗,非常热闹,旧代,城隍庙历经重修,香火不辍。民国十二年犹大加整修彩饰。民国十八年,破除迷信,先将塑象拉倒,城隍庙两廊与戏楼,改建为县民众教育馆,后院寝宫与道士院为县保卫团总部。“七七”事变,日寇来灵,县城关绅士组织维持会于此,新中国以后改建为人民礼堂。如今,十月十八仍是县城秋季的主要庙会。
慈峪镇庙会
慈裕在战国时期即已成镇,有“燕南雄镇”之称,是P县中部丘陵地区的商业中心,除逢五排十为集日外,一年中有五个庙会,即三月十五的火神庙会,五月端五岳五月庙会,七月十五的鬼节庙会,九月十五日的老母庙会和腊月十五的三官庙会,其中以三月十五的火神庙会规模最大,并一直保留至今。慈峪镇东门、西门外各有火神庙一座,每座庙对过都建有戏楼,每逢三月十五祭神烧香,戏楼必有大戏,买卖生意分布半镇,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尤其以农业生产用具最多,另有马戏、杂技、打拳卖艺等。会期6天,是慈峪镇一年中最大最热闹的庙会。
陈庄镇庙会
陈庄是L县山区重镇。它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距L县、X县、F县、W县、P县城各五十公里。周围山场广阔,物产丰富,自明朝中叶初具规模,至清朝发展成为冀西区重镇,商业区发达,成为山货集散地,货物交易远至京、津、沪、武汉、大同、绥远等地,素有“拉不败的陈庄”之说。抗日战争前,江南及京津大城市的商贾常年往来陈庄贸易,知陈庄而不知L县。陈庄除二、七为集外,一年有三月十八、九月十三两次庙会,并一直保留至今,其中以三月十八的奶奶庙会最为繁华。陈庄镇东口路北高丘之上修有奶奶庙,建筑古朴,三进殿堂,正殿塑像神气十足
。路南建有戏楼一府,曲脊飞檐,高大突兀,每逢庙会,香客摩肩接踵,商贩辐凑云集。生产农具、日用百货、风味小吃、布匹鞋袜,应有尽有。最具特色的是鹰市,木架上落着的,人臂上架着的,只只鹰眼睥睨,虎视眈眈。其时,P县、F县、X县、Z县乃至京津的客商,亦趁机前来贸易,货栈、商号买进卖出,生意兴隆。新中国成立后,除鹰市和具有封建迷信色彩活动外,陈庄庙会一直保持着繁华。
除了以上规模较大的庙会之外,L县目前仍保留的有二月初二的南寨庙会,二月二十五的下邵庙会。三月初三的青廉庙会,三月十一的塔上庙会,三月十二的团泊口庙会,三月十五的南营庙会,四月初四的同下庙会,四月十一的贫头庙会等,这些庙会规模较小。另有一些庙会,如正月十五的纪信庙会(南北纪城)、二月二十五的王母庙会(王母观山)因纯属迷信,虽解放前影响很大,但现在已被废除。
但是——
但是宋南极正月里边要去的却不是自己县的庙会,而是临县的一个——林山庙会。
林山位于P县城北15公里处。黄壁庄水库的北岸,分东西两峰。东者为东林山,周围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88米;西者为西林山,方圆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28米,两山相距5华里,
拔地而起,对峙林立,虎踞于南甸河冲积平原之上,林山与地处山南的占国中山国古都城遗址,构成林山景区。山上诸峰起伏,山势险峻,怪石嶙刚,雄姿奇异,遍野碧绿,百草丛生,山鸡、野兔成群翔驰。东西两峰脊有自然形成的“扁担眼”,据神话传说是二郎担山赶路在此休息时所留。山上古迹甚多,西林山有文殊庵(五峰庵)千佛洞、百佛堂、仙人棋盘、试心石、梯子石、玉皇殿、王母宫等;东林山有望京楼、长老洞
(仙人洞)、静修庵、龙王池、铁浮图、佛光石等。东西两山各有一寺,东林山的万寿寺仅存遗址,寺前留存两刻古柏,俗称“雌雄柏”,寺北不远有唐太子墓塔群;西林山有山兴寺,尚存石碣碑文可考。林山峡水库,水面狭长,弯曲多变,环境幽静。每年农历正月十八,七月十五为林山庙会,赶会游客如云,令人留恋忘返。
而林山石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景观,共有佛教石窟四个,其中一、二、三号位于西林山,俗称千佛堂、万佛堂;四号窟位于东林山,俗称石佛堂。一、二号窟始凿于宋代,三、四号窟始凿于明代。其中一号窟有佛像135尊,二号尊925尊,三号窟1035尊,四号130尊。石窟雕像分圆雕和浮雕两种。人物形象有的慈祥善良,有的凶恶丑陋;有的欢乐,有的悲哀;有的肥胖,有的枯瘦,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的珍贵古代雕刻艺术品之一。
但是——为毛又但是呢?这些所有美丽的文字描述都只是描述,其真正有没有这么迷人,这么幽美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至少宋南极去的那一次并没有体会着这种美。
“一民,你这是买了点啥东西啊?“赵慧兰在屋里正吃着年糕,突然看见宋一民抬着一箱子东西进来。
“健力宝。“
“健力宝?你买这么多健力宝弄这是准备干啥?多少钱啊?“
“干啥?卖呗。明儿个咱们不是上林山去赶庙吗,咱们弄点饮料去卖。我都打听过了,往年这饮料赶庙的时候非常好卖,而且价格要比平时小卖部里边贵多了。“宋一民得意地说,仿佛已经看到那一张张闪着亮光的钞票跟自己招手了。
“你一共进了多少罐这个健力宝啊?多少钱一瓶?你上山上打算卖多少钱一瓶啊?“赵慧兰一口气问了四个问题。
“这一箱是13块钱,12瓶。我买了五箱,一共是花了45块钱,呵呵。“
“那得合一块多钱一罐啊?“赵慧兰吃了一惊,”那你得卖多少钱一罐啊?“
“两块钱。“宋一民狠了狠心,”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你没听说山上是个东西都卖得贵吗?山底下一瓶水卖6毛,半山腰里一瓶水卖一块钱,山顶上一瓶能卖一块半。这一瓶水的批发价才多少钱啊?三毛多。“
“好家伙,这人们也真敢要价啊。那,那他们卖这么贵有人买吗?“赵慧兰眼睛也开始放光了。
“有,怎么没有啊?有人卖就有人买。人们大老远上山赶庙会一般都不会自己带水,没水渴了他不就得喝水吗,要喝水就得买。“
“那咱们这五箱,一箱12瓶,一共就是60瓶,一瓶挣一块钱就是60块钱啊,呵呵。“
“这还是保守估计,咱们明天山底下摆两箱,半山腰再摆两箱。山底下的卖两块钱,半山腰的咱们买两块五,两块六,呵呵。“
夫妻俩踌躇满志的商量着明天的赚钱大计。而他们的儿子宋南极则一边吃着年糕,一边看着那装了神秘饮料的健力宝箱子。
他心里有个声音在那喊:爹,娘,咱能不能先打开一罐来尝尝鲜,因为我从来没有喝过包装这么好的饮料。
的确,宋南极在16岁之前喝过最贵的饮料,如果不把白酒、葡萄酒、老年康、橘子汁等算在内的话,那么应该是自家的自来水:3毛多一方。
可惜他心里的呐喊他的父母听不到。
第二天一大早,阳光灿烂,春意阑珊,一些潜藏的绿意已经要跃跃欲出了。
宋一民开着拖拉机,拉着赵慧兰和宋南极正式向着30里地开外的林山进发。
因为路途“遥远”,坐在时速十公里的手扶拖拉机上的赵慧兰和儿子宋南极开始有的没的聊天了。
“其实咱们这好几个地方的地名都是根据这个王莽赶刘秀的故事来的,你知道不知道,南极。“赵慧兰坐在颠簸的车壳里的一捆玉米秸上。
“我光听我奶奶说过那个狗台,说是一条狗救了刘秀,后来就有了这个狗台乡。“
“嗯,除了狗台,还有什么倾井,忽冻,护驾疃也是根据这个王莽赶刘秀的故事来的。还有,那个蝲蝲蛄,马山牛山也是。“赵慧兰头戴围巾笑着说。
一路上闲来无事,赵慧兰就开始给儿子讲起了王莽赶刘秀的故事和他们乡土之间的那一层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