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格外甜”,《抽刀断水水更流》中的禁果效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逆反向心理现象。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常会出现禁果效应。禁果效应启发我们,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总有学生不想交作业,我就对他说:“你不想交作业就别交了,我也不想看到你的作业,让我伤心难过。”没想到的是这个学生第二天不但交了作业,而且还比平时做得好,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成功运同禁果效应的有两次。有时也不一定成功,我们就要想其他办法。总之,防止孩子的逆反心理要运田科学教育的方法,让科学民主的沟通架起代际之间的心灵之桥。
《戴着镣铐亦能舞》说的是一种强迫性的心理行为。 很多人都会有强迫性行为,我自己也会那样,对一件事情浮想联翩,一发不可收拾,我们向学生也不例外。容易出现强迫问题的同学在性格上往往有固执、易焦虑、自信不足而又要求完美、注重细节的特点。马克思说:自由是戴肩镣铐的舞蹈。每个人在一生的生活、学习中都不可能不碰上限制自己自由发展的问题。现在如果有同学觉徉自己患了强迫问题,那就暂且坦然面对这一问题,既然镣烤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那就接受这副镣铐吧!相信自已,戴着镣铐亦能舞。
《给学生一件有价值的“睡袍”》里讲的是配套效应。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在教育中,配套效应可以带来好的结果,也可以带来不好的结果,这取决于所参照的“睡袍”的价值。有价值的“睡袍”可以促使我们为了与之配套而产生一系列好的或者对我们成长有利行为表现。让学生最终在名义上和行为结果上实现了“配套”,最终成就了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成功管理。同时也让我们警醒,要送给“问题”学生一件好“睡袍”,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如果我们给孩子们的是有价值的“睡袍”,那么,孩子们会努力配之好的习惯。教师应为学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我们把握时机,适时处理。利用好配套效应会为我们的班级管理扫清一些障碍。
《奖励的艺术》说的就是扇贝效应。在我们们日常教学中,对学生常用奖励的办法让其努力改掉自己不好的一些行为习惯或努力学习。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我们操作不当,就会出扇贝效应,以致于学生对奖励产生懈怠,只等着奖励的到来,不想去努力做任何改变自己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延长强氏的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在延迟张化的过程中,可以变化间隔的时间,使学生不能找到变化的规律,从而避免他专心地等待强化。同时我们还注意孩子提出的要求的合理性,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能满足。合理利用变化的间隔强化方法,给孩子们喜欢的不同种类的“胡萝卜”,就会产生改造其行为的巨大力量。
《解读算命先生的天书》中所说的巴纳姆效应反映了个体在进行自我知觉,即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那些算命先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现象,准备了一些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使得普通百姓上当受骗。但这种效应在教育中亦可得到正用。对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心理生活丰富了,但表露于外的东西却少了,他们感到非常地孤独和寂寞,特别想找人倾诉,但又总觉得别人无法理解他,尤其认为师长和自己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怎样才能开心学生的心门,走进孩子们的内心?老师们不妨借助巴纳姆效应的东风,综合一下学生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再深入做工作也就容易很多。
《绝望的体验》中说的是习得性无助,受多次挫折之后产生的无能为力感。在现实生活中,“习德性无助”现象相当普遍。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跳出无助的怪圈。首先,善待所有的学生,而不仅仅是优秀生;其次,给失败的孩子多一些鼓励,挫折本身并不能让人灰心、无助,对挫折的消极看法才是其根源,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最后,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正确地面对挫折,积极地看待挫折。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而是自已努力不够或者方法不当,这些都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如果归因于此,就不会产生无助感。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习德性无助”,不要让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