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黄帝内经》
经络推拿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养生方法之一。不少养生馆、美容院都会采用这种传统的方法来作为“获客项目”,解决客户的健康问题。
推拿手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店的市场口碑,一个手法好的养生馆,客户心里会贴上:“舒服、专业、解决问题、有价值”等标签。
而一个手法不怎么出众的养生馆,客户心里会贴上:“手法疼、一通乱按、受伤、不专业、不负责任、只想着赚钱,根本不关心客人的好坏”等标签。
除了需要提前准备好“手法操作流程图”之外,以下六点都是手法培训细节的重中之重,不可或缺的环节。
推拿和习武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手法培训细节“六精要”
一、双腿——力从地起
双腿要和发力方向平行站立(即双脚前后站立)!
因为在操作手法过程中,双手推拿的方向往往和自己的身体处于【前后】或【左右方向】上。
如果像扎马步一样站立,会难以借助到腿部力量,所有的力量全部来自于腰部,这样只需要操作几下,非常疲劳不说,还会容易损伤腰部肌肉,真可谓,敌人未伤,自损八百!
二、辅手——借力使力
我们人有两只手,在推拿过程中,给客户一手主推,那么另外一只就是辅助手,不同的推拿方向、方法,辅助手的摆放位置也各不相同。
辅助手具有:
1.稳定上半身
2.借助发力,形成支点,节省力量
3放在客户身上,给与客户安全感
等基本作用。
三、发力方法——松静一体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太极拳论》
手法发力的时候须借助足底的力量,蹬腿,再通过腰的转化,将力量透过脊背、上行过肩膀,肩膀放松下沉,力量才能到达手肘关节,通过关节继续下引至掌根,力道才会初显。
整个过程,即是人体通过放松躯体,以借助地面和身体重心的力量,达到发力沉稳、渗透的效果。
四和五、发力与受力部位
就像习武伤人,必先知道自己身上哪里坚硬,对方身上哪里柔软,哪里是要害!然后,“以己之坚硬,攻打彼之柔软!”
而手法操作的部位大有讲究!
手法的施力部位有: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掌指关节、掌心、拳心、指腹……
手法的受力部位也根据《人体局部解剖》:人体的肌肉层次、各个肌肉之间的连接关系、整条神经的走向和分布、重要血管的分布以及以上所有的人体结构的形态、力学等机理进行分析、实践、总结出的结果。
而不仅仅只是“望文生义”就可以理解的内容。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推拿:
有人推拿5分钟就解决症状了;
有人推了半个小时肌肉还是紧绷的;
更有甚者,越推越紧,造成损伤!
六、反馈练习
习武须要拜师学艺,拜师的目的除了有个好的“平台起点”之外,更多的,还是需要师傅在传授武艺的过程中,言传身教,反复纠正徒弟在这其中所犯的过错,加以不断的反馈,这样做,徒弟才能够不断的改正优化,最终达到“出师”的水平。
手法推拿也是一样,虽然现代师傅不太可能每天站在我们旁边纠正手法、姿势,但是客户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也可以从他/她的感受上,得到反馈,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手法,从而不断精进、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