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考试了,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在焦虑当中,各种辅导班打来电话:“我们这里有历年的考试题”、“我们这里有优秀的老师”……贩卖的就是焦虑。孰不知,你就是再有考试题、再有好老师,当爸爸妈妈们用自己的焦虑点燃动力,把孩子推进这样的辅导班时,安慰的不过是父母的焦虑。孩子究竟能学多少呢?有多少时间去看这个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怎样的?还是在里面真正有的体验是怎样?提高的只是分数技能,还是这一课所需要的思维能力?考虑那些都太长远,眼前的焦虑就足以把父母淹没了。前两天去做节目,主持人让我们共同谈一本书《学习做一个会老的人》。说到老,很多人也都会有焦虑,好像老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了机会,意味着很多的感慨和伤感,所以心理学上就有一个词叫“死亡焦虑”,我很怕离开这个世界,无论我们有多爱他,还是多恨他。可是年轻的小姑娘说:老师,我没有死亡焦虑,我就是怕别人说我太年轻。我说:年轻不是挺好,你怕什么呢?年轻意味着什么?她说:年轻就意味着小机会年轻就意味着不成熟。那是希望别人给你信任喽。她笑着点点头,看来年轻也并不是全无焦虑,他们焦虑没有机会,焦虑这个时代不如上一个时代,焦虑什么时候别人才能有信任、资源……
中国人是目前在世界上睡相最丰富的一个国家了,原因是太拼搏的人们太缺觉,随便一个地方都可以让人进入梦乡,身体对睡眠的缺乏,已经让我们到了困不择床的地步。中国渴望发展,现在走在快车道上,人们都在拼命的奔跑,害怕被这个时代落下,害怕被同伴们抛弃。
中国人是不太善于表达情感的一个民族,焦虑这个词却如此的流行,很多时候焦虑成为一个时髦的词,就像压力一样,忙、压力和焦虑仿佛成了成功人士的标配,如果你不为什么事而焦虑着仿佛人生就空唠唠的缺乏落点。
焦虑就是对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各种各样的担心而导致的不安,通常焦虑的状态是坐立难安的。例如一个常见的场景:大家轮流发言,在还没有到你之前,你的心里默默的数着:还有三个人,还有两个人,在没发现之前紧张的要命,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还有一些人如果安排好的事情没做,这一天都会寝食难安。例如连续几天课程要结束的最后一天,课堂上往往是最躁动的,即便是下午的车,甚至晚上的车,白天已经开始有人坐不住了,各种各样的打包行李、退房、开发票等等的这些事件,还有跟同学们的告别,都已经成了主旋律,很多人没有心情在课堂上听课了。刚才说的发言和课程最后一天的情况,可能在很多人那里都有,这就是焦虑对我们影响的一类例子。当担心着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常常现在的事情也做不好。我紧张着我要发言的内容,怕不被大家认可、怕说不好,结果前面同伴所说的我也没听见,而我自己全部都被焦虑和担心所淹没。当到了到了课程的最后一天,害怕分离,又担心赶不上车,各种各样的焦虑情绪。虽然头脑上知道:没事的。但是身体却已经不听指挥,情绪成为了主导,没有办法安在当下。所以常常我们不由自主的跟着焦虑去做事情。例如,父母会不断的催促孩子学习,又告诉他要放轻松,还告诉他你要早休息等等,很多父母会给孩子很多矛盾的讯息,虽然在家长的心里是要平衡,给到矛盾信息的家长是在那一刻体验到了自己的担心,他要把这个信息释放出去,以此缓解自己的焦虑。所以他们就不断的给孩子发出各种指令,孩子听起来就是家长的唠叨。
女人有一种减压的方式,就是找到朋友相互倾诉,可以缓解焦虑。男人去喝酒,借酒浇愁,这也是缓解焦虑的方式。有很多时候我们做事情在那一刻就是被激发了焦虑,比如说争着抢着去报很高额的培训班;比如说有一个创业项目告诉你,你再不跟就落下了;再比如一路飞涨的房价,我们一定要买一个房子吗?实际上内心恐惧的是:如果再不买房价就会更高了,我就更买不起了~当然利用炒房投资的人除外。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空气里弥漫着焦虑的气息。焦虑会促使人有行动力,去做很多高效率的事情。同时,焦虑也让人减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就像短视频,小新闻一样,能够很快速的切换频道,让人们从焦虑里面出来,暂时的放松。但是当再一次回到需要面对的问题的时候,焦虑就一点点加强,在焦虑当中,或许还会生出无力感、无奈感,甚至真正的担心和危险正在一点点的靠近。
一些商家用的方法就是焦虑营销,大到民族使命感,小到我们的生活细节。焦虑是消费最好的驱动力,除了必需品以外,能够勾引去焦虑的产品和行业都会带来比较好的业绩。
焦虑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议题,当我们感觉到焦虑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其实是压力感。想要去解决你的压力事件,那就从面对你的焦虑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