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看起来比较高大上,但是不得不承认,一旦你理解了这个概念,就会发现“稀缺”这玩意,真是魔力太大了,几乎可以解释万事万物。等你真正理解“稀缺”概念带来的影响,你又会对它又痛又恨,甚至有时候会喜欢它。
什么是稀缺?下面是百度百科的解释.
稀缺性是指现实中人们在某段时间内所拥有的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时的一种状态。它反映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
读起来有点文邹邹的,甚至感觉绕口。还是举例子来的实在,不知道简书平台的简友们是不是都是父母,或者走在父母的路上。有一样稀缺让我们又痛又爱,那就是“学区房”。首先我们生活的周边,好的学校可能也就那么一两所,一个城市的划分先是市重点,然后再画区重点,这样一划分,偌大的城市也就那么十所学校是政府公认的重点学校。
然后,再把房子跟学校一绑定,学区房就脱颖而出。于是房价水涨船高,因为每家每户都有孩子,都想上重点学校,房子与重点学校绑定的之后就成了稀缺品,供不应求,就像拍卖一样,价格直线飙升。
因为稀缺,学区房房价上天,让你很痛恨,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孩子表现再好却上不了重点学校。相反,那些买了学区房的,就很喜欢稀缺性,只有这样,他们就会感觉更加安全,觉得房价涨高了,孩子还能优先上重点学校,不喜欢才怪!
稀缺是永远存在的,这是由于它背后的原因造成的。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稀缺呢?
第一,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一个字“抢购”。前段时间“炒鞋”,或者“炒盲盒”就是利用了稀缺性的原理。一双明星穿过的鞋,很可能有且只有一双,最高价格能炒到十几万,几乎没法用物质的价值原理来解释。有些人觉得这些都是非理性消费,自己不会这样。
可是你在公司上班,高级别的岗位总会有人想追求吧,那些钱多的岗位也是稀缺品,当你想尽办法想得到的时候,你的同事也在努力,社会上在找工作的人也想加入争夺。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第二:人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不断升级,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就把在简书写文作为例子吧。一开始来简书,想着试试先写写玩玩,当你开始写的时候,暂且认为你是简友(大牛起点不一样),平台很多很多都是简友身份;写着写着,你会发现原来还可以赚钻和贝,就是可以挣钱,于是开始琢磨怎么能赚的更多,就有了买会员,加入社群,努力拿到简书“创作者”标志,这个时候等级要高一些行为趋势。
再进一步就开始发生分化,有些人觉得写文得钻和贝太慢,干脆出钱买,这样收益会多谢,于是几万几十万的钻和贝得持有者都有;有些人开始琢磨怎么成为简书优秀创作者,或者开始转向做自媒体,觉得这样才能实现更多得收益。
总之做的有点成就,你就会想着更高一级的目标。月入一万,想着月入两万,也就是这个意思了。
有人说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往上走,资源和平台就会越来越稀缺,顶级的人物都是很少的,这个时候平台的会员制,社群的收费制,就应运而生,而那些最求更高需求的人,自然就开始买会员,加社群。知识付费不就是这个原理吗?
稀缺永远存在,因为人类的需求永无止境!所有的稀缺最终的体现,都是通过价值变现手段。钱只是购买这些稀缺资源得一种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