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晨读
沟通的形式有很多,但是最通用的形式莫过于说话。写出来的文字可以被反复删改,可是说出口的话却只能是泼出去的水。把想说的话在脑子里多转几圈是应该的,可是转得久了,场合与时机就错过了。所以,说话前既要思考,又要把握时间限制,真是一件需要“急智”的事。
《重要的事情说三点》这本书,个人看来其实是对“三段论”的细化分析。原文提到“3”这个数字的神奇,在于便于记忆与稳定支持中心思想。其原因在于当给出“3”这个数字时,听者心中就会有一个心理预期与逻辑框架。在这里提一点题外话,我发现汉语里面“4”也是一个相当神奇的数字,但凡四字的短句都便于记忆,琅琅上口。比如古汉语文学开端始于诗经,又比如四字成语远比歇后语要流行得更广。
那么这本书是如何应用三段论的呢?首先,话出口前,要思考。在大脑里准备三个分类明晰、没有交集的盒子,然后把三个盒子放到脑海里想要说的那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下面。最后,把自己想表述的所有语言都像垃圾分类一样倾倒到不同的盒子里,按照盒子编号的顺序说出来。当然,如果想要说得好,一是需要锻炼自己的“分类”能力,二是要练习表述的“简练”与“动听”。三呢?三请记住,“三段论”也不是万能的,只适宜用在“合适”的地方。就好比,同等使用者的水平下,三把木剑也打不过一柄铁剑,当一个“房子”地基都不稳的情况下,外表看上去是钢筋混凝土又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