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摄于去年。
苏州园林白墙黑瓦下,
广告灯箱红红绿绿,
徽派建筑小桥流水上,
载客游船叽叽喳喳。
商铺食品卫生堪忧,生产日期天知地知你不知,
义乌商品价高质次,网店同款三折七天无理由。
未知部位肉煎包,
香精勾兑自酿酒,
糖精色素冰淇淋,
插旗文案卖情怀,
名副其实老酸奶,
一年不腐凉拌菜,
酱猪蹄烧了七七四九天,
烤鱿鱼过度美拉德反应。
红木梳子遇水褪色,
化纤汉服试穿脱线,
塑料质感装饰物,
土味审美纪念品。
茶楼茶具简体汉字纂刻乾隆年制,
农家饭庄三三两两本地老妪拉客。
立碑百年石桥人满为患,
蓝底白字路牌千篇一律“想你的风吹到了xx古镇”,“我在xx古镇等你”。
不仅上海,你会发现全国的古镇都既不古,也不镇,且高度同质化,拿地标建筑打个广告,?A级旅游胜地就出来了。这现象其实是城市化进程中,盲目过度追求规模经济效益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产生的文旅需求带动的商业化的产物。
开发商的商业逻辑是对古镇原本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改造包装,使其具有商业价值。且开发商看中的其实不是古镇,而是古镇旁边的土地,古镇带来的旅游收益投资回报低且周期长,而利用周边的土地建楼盘才是真正目的。地方政府也乐意与开发商合作,商旅地产开发商得到古镇后,会提高商铺租金来弥补初始投入,于是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本地原生餐饮和商铺会被逐渐淘汰,连锁餐饮和义乌批发小商品就会介入,经营者为了应对高租金,宰客就在所难免。
同翻拍古典名著翻车现象类似,其本质也是建立在资本以盈利增值为目的基础上的商业模式都以经济效益与狭隘的实用主义为导向,其发展过程中,对人文关怀、传统审美、艺术追求势必产生负面影响,而这不仅仅是商业化单方面的责任,全社会观众、游客下降的品味和审美也是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