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朝望
以前,离家久了,交通又不便,工作又忙,使得每年或几年才见一次父母,父母便只能从书信或电话中得知子女的情况。
从小到大,子女与父母一起生活见面时间,从童年时光算起,子女除了小学在村里读书时天天回家见到父母外,以后,便住家越来越少了,读初中要离家住校了,不过每周还能回家住二天,读高中了就只能每月回家一次;后来,到外地去求学了,就只盼放假才能有两次与父母团聚了,毕业工作之后,只有一个春节团聚了,长假快到,就赶快告别父母,回到工作单位,这是许多人的人生经历,我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文人把这些聚少离多的情形比喻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心理罢了。
我母亲没文化,她没读过文人的诗句,没有理解得那么深奥,她只能在劳作之余想起儿子时,只能想她儿子的相貌特征,想她儿子的言行举止,用以解心头中的思儿渴望。有一次,她上街路过乡镇卫生院时,发现了一个医生,相貌举止与她儿子相似,便一直盯着人家看,看着看着,直到人家都不好意思,她才上前解释说:年轻人啊,你很像我大儿子…,对方才放心,进一步追问,才知道她儿子在外地工作,很久不见了,对方也是为人之子,对母亲表示理解,友好地说:阿姨,以后您想儿子了,就来看我吧。
直到有一次,我回家过年时,母亲跟我说起此事,我还很好奇——俗话说"知儿莫若母"(没有人比母亲更了解子女),难道真有这么像我的人,竞让母亲都认为像她儿子?
再到后来,在回老家清明给母亲扫墓时,在镇上遇见了那位我母亲说像我的那个医生,我爸远远指给我看,我仔细而全面观察对方,觉得不是很像我,对方比我年轻十多岁,比我帅气。不过,也许我年轻时,正是他这个模样,也许久别的母亲只记得我年轻的模样。
现在,母亲走了,我再有时间回家,她也无法看到了,在她心里我还是年轻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