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手机的依赖已然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出门忘记什么都可以,但是唯独就是不能忘了手机;从什么时候起,在那些大大小小的聚会上,我们都低着头颅,刷着屏,也不愿抬头看一看身边的人呢?
我们去到一个地方玩,举办一些活动,都要拍好照,做好记录,证明自己的生活过的丰富多彩。
我们也会为了拍好一张照片,宁愿跑十几个地方只为了找好一个角度,然后又用了好几个P图软件修了一个小时。一分钟刷新一次朋友圈,看着不断增加的赞,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
心里空落落的。
想去的地方一定是有他的美的,可是那种美却始终没有手机美,本来我们眼里应该有璀璨的颜色,耳边应该有大自然的声音,鼻子应该能闻到大自然的味道。但是你努力地回忆了一下,什么也没有。
想起还是个孩子时在大自然下奔跑,那种欢畅快意,好像很久没有过了。
再看到手机里那张美美的照片,忽然觉得它像个不在场证明。
我们在与人聊天的时候,聊天页面上:哈哈哈哈真的太搞笑了。事实上的你却面无表情。发朋友圈:啊啊啊啊我居然丢了交通卡!今年第N次了!事实上的你:面无表情。在别人的朋友圈下评论:口红颜色美哭啊!事实上的你:面无表情。
有时候暗自庆幸,还好人类发明了emoji表情,拯救了面瘫的社交。要假装对别人的自拍感兴趣,发个表情可比做个表情容易多了。
然后,你是不是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了呢?越来越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了呢?你可以在网上跟陌生人、跟好朋友、跟基友聊一个晚上,可是一旦见面了,我们大多时候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吧。得了失语症,也得了一见面就尴尬症。
和朋友约饭,各自沉默地吃着东西,你想开个话题:“我们来自拍吧哈哈!”“好啊!来,耶~不行,这个角度不行,换一个……耶~”
于是一晚上都在不同方向45度仰望镜头。你想,这个话题好像找得有点失败。
明明饭堂就在楼下,却懒得下楼去买吃的,宁愿饿着,宁愿躺被窝里躺尸,也不愿意迈出床以外的地方。实在饿的慌了,点外卖或者找别人代买,我们懒惰成性,却也无可奈何。明明知道很多东西对身体有害,很多事情这样做不好,这样不对,可是我们就是这样做啦!
熬夜似乎也成了我们的日常,每个人都在熬夜,大家都习惯了晚睡。如果你说你要早睡,别人觉得你怪,还会奇怪的问一句为什么睡那么早?而不是为什么睡那么晚?熬夜的理由有很多种,早睡也是,然而我们都知道早睡好,可是那又怎样呢?我们都有病啊!大家都有,多我一个有什么区别呢?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习惯了二三点睡,而我呢,也会偶尔熬到一点两点。明明没有多少事做,也没有紧急的任务或者作业要做,然而,我也在熬夜。
我们也习惯了围观别人的生活,朋友的,明星的,键盘侠、吃瓜群众等这些名词为什么会出现呢?存在即合理,一个名词的诞生自然以其自身的时代背景有关系。哪个明星出轨,离婚等我们都清楚,也偶尔聊起来时义愤填膺,可是这些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吃瓜成瘾的我们,真是可笑哪。
和父母相比,我们这一代,少受饥饿与动乱的威胁,却更多要面对另一种精神上的生存压力。
在海量的碎片化的信息中,个人被湮没,我们在众声喧哗里摇摆着自己的价值观,只好木然地跟随大众以获得安全感。传统的生活框架被打破,有太多的生活方式可以选择,反而更加无所适从。
科技消解了“此时此地”的定义,让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变得模糊,我们贪婪地在社交平台上寻求认同,却发现自己正逐渐失去对生活的感受力。
我该如何描述我的无力?
我不知道。
我在大笑之后沉默,忙碌的同时空虚,偶尔放松仍摆脱不了内心的焦灼。
我是时代的病人。你们也是。
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人都有他的手机。这句话,你们看懂了吗?还是只有我自己看懂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