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以色列建国
19世纪末,欧洲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1881年俄国爆发反犹屠杀,催生第一波犹太人移民高潮,史称“热爱锡安山”运动。
1903年-1905年,俄国再次爆发持续的反犹屠杀,又催动一波犹太移民高潮。
尤其第一次大战后,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罗马尼亚人,趁着奥斯曼和奥匈帝国瓦解,纷纷赢得独立。
此时,散落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也梦想构建一个独立国家。基于宗教圣地耶路撒冷和西方国家在中东利益布局等政治因素,犹太复国主义者,选中巴勒斯坦地区作为建国之所。这也是导致巴以冲突动荡的一个核心因素。
犹太复国运动发起后,早期大部分向巴勒斯坦移民的犹太人,基本都来自东欧。
比如以色列建国之父大卫·本古里安,首位女性总理梅厄夫人等。原因为当时沙皇俄国对犹太人的迫害最为严重。
这一波犹太移民受高涨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大多具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由此催生一个社会主义色彩的政党马帕伊(Mapai),即以色列的工党前身。
以色列几任总理,本古里安、梅厄夫人,以及被刺杀的拉宾,都属于该政党。
犹太人受迫害逃亡各地,部分逃至上海和东北。
拉宾的父亲鲁比佐夫,在1905年这波屠犹恶浪中离开家乡。他逃至美国芝加哥生活了十几年,以卖报、裁缝为生。
1917年,一战期间,美国芝加哥犹太人成立军团,设立征兵站,预备加入英军,奔赴巴勒斯坦作战。
鲁比佐夫义无反顾报名参军。
本来他体检没过关被刷了下来,不过他不甘心,将自己的姓改成“拉宾”,重填了一张表格,没想到这次竟然通过了。
批准他参军的军官,正是大名鼎鼎的本古里安。
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会,巴勒斯坦这地还属于奥斯曼帝国。
当时奥斯曼加入同盟国,与英国对决。因战事节节败退,奥斯曼境内的少数族群,被主体族群土耳其人频繁迫害,其中包括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英国人一贯擅长挑事,充分利用少数族群和土耳其人的矛盾,答应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只要一起搞垮奥斯曼,都可以分地建国。
其中他们给阿拉伯人的承诺,是支持以侯赛因酋长为首的哈希姆家族,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哈希姆王国。
给犹太人的人承诺,就是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弄的《贝尔福宣言》:“英国政府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国家。”
问题是英国人的两个承诺相互冲突,两个族群本就水火不容。这为后来绵延百年的中东战火埋下了祸根。
战后,奥斯曼帝国崩塌,英国人履行诺言,一方面鼓励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创建犹太准政府,同时将巴勒斯坦分割出一块,成立外约旦酋长国,送给哈希姆家族的阿卜杜拉酋长。
阿卜杜拉还有一弟弟叫费萨尔,也被英国人拥立为伊拉克国王。
问题来了,激进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出于宗教排他性原因,完全不同意犹太人移民至巴勒斯坦,要求废除《贝尔福宣言》。
这群激进分子相当暴力且愤怒,持续攻击犹太人定居点。搞得英国人很头疼,不得不暂停他们往巴勒斯坦移民,禁止组建犹太营。犹太人感觉到深深的欺骗和不公。
英国佬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跟我们有些开发商一样一房两卖,把同一块土地卖给两个主,实力更强的主闹事,就要牺牲实力更弱的主,这事也只有英国佬干得出来。
犹太人成立了秘密军事组织哈加纳来保卫自己。
这下英国人更难做人了,脑仁生疼。尤其阿拉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阿明·侯赛尼崛起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持续的血腥冲突,已经完全超脱英国人的掌控能力。
1920年4月20日,耶路撒冷爆发阿拉伯人屠杀犹太人的惨剧。6万多名阿拉伯人集结于耶路撒冷,庆祝先知摩萨节。
他们编歌曲抗议《贝尔福宣言》,还有人咆哮,大喊“巴勒斯坦是我们的土地、“犹太人是我们的狗”、“杀光犹太人”。
群情亢奋,节日很快变成暴乱。阿拉伯人冲入老城,乱棍打死一名犹太老人。
第二天,暴乱加剧,一名犹太姑娘惨遭轮奸,犹太教堂被一把火烧毁,还有一个阿拉伯小姑娘被流弹击中,从窗户上直挺挺摔下来,鲜血溅了一地。
当时拉宾的父亲鲁比佐夫,追随犹太复国主义者激进右翼“修正派”领袖雅布廷斯基。
暴乱发生时,他用白大褂盖着手枪,乘着一辆救护车进入老城,冒着生命危险承担起防御工作。
他到处搜寻和解救惊恐的犹太人。其中一个眼睛大大的漂亮姑娘,名叫科亨·罗莎,幸得他解救活了下来。后来两人相爱成婚,两年后就有了拉宾。
到了20世纪30年代,西欧也掀起反犹浪潮,尤其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最为猖狂。
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基于“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跟纳粹勾勾搭搭。
英国人胆小怕事,不仅害怕阿拉伯激进分子危及它在巴勒斯坦的统治,也害怕德国发动战争,所以越发将天平靠向阿拉伯人,以示安抚。
但阿拉伯人越来越激进,不仅频繁袭击犹太人,还攻击英国中东驻军。
英国人慌了,一会暗中支持哈加纳抵御阿拉伯人,一会又在1939年发布白皮书,公开否定《贝尔福宣言》,限制犹太人移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反犹进入高潮,犹太人觉得英国人虽然不讲武德、操蛋,但比纳粹温柔那么一丢丢,因此巴勒斯坦成立的犹太人军队,心甘情愿为英国卖命。
但英国人并不在乎这名抱自己大腿的小弟弟,多次限制他们获取武器,蛮横地遣返从欧洲逃往巴勒斯坦的犹太难民船,甚至击沉好几艘,造成数百犹太人丧生。
纳粹疯狂屠杀犹太人期间,阿拉伯人对犹太人的庇护是很多的,他们解救犹太人并发给他们穆斯林的身份证明,摩洛哥就庇护了11万犹太人。从历史上来看,阿拉伯人不亏欠犹太人。
战争结束后,英国人还是不待见犹太人,极力阻止犹太难民船驶向巴勒斯坦,在塞浦路斯设立了非法移民拘留营。
没有纳粹德国威胁的犹太人终于怒了,激进派和温和派第一次携手反击,凶残地暗杀英国人,攻击英国人的巴勒斯坦办事处。
1947年,一艘名为“出埃及1947”的犹太难民船,驶向巴勒斯坦海域。船上,载着4500名从纳粹集中营解放出来的犹太难民。
英国派出军舰拦截和撞击,硬将他们全部赶入三艘遣返军舰,并押送至战后德国的盟军军管区吕贝克营地。
转移途中,得益于联合国调查员和多国记者,难民们的惨状被详细报道,他们蓬头垢面、缺衣少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同情。
难民们哭天喊地诉说无处安身的痛苦:“在巴比伦河畔,我们坐下,一想到锡安(指耶路撒冷),我们就哭了。”
犹太人无家可归的悲情,跟英国人不近人情的蛮横,形成鲜明对照。
此时英国也早就想撂挑子不干了,将巴勒斯坦分割、犹太人建国问题,扔给联合国。
这出轰动世界的“出埃及号”难民船事件,让联合国大会很顺利通过决议,结束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同时赞成犹太人建国。
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确定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领土分界线,将富庶的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分给了以色列,将贫瘠的一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分给了巴勒斯坦。
1948年5月14日,英国“托管”统治正式结束,同一天,犹太代办处负责人大卫·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成立,并自任第一任总理。
但就在第二天,阿拉伯国家联盟不满联合国分地方案,联合出动,打响了反对以色列建国的第一次中东战争。
然而,阿拉伯联盟没能打败被西方国家支持的以色列,分到的领土面积反而被以色列占去近一半。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10月,由于以色列入侵埃及,夺取了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山区和约旦河以西共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的目的是收回被埃及占领的领土,而埃及则致力于保卫自己的领土和国家。最终,在联合国停火协议下,以色列被迫撤出埃及领土,但仍然占据着加沙地带和耶路撒冷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