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的心理活动状态,通常被称为情绪的一种。它是指人们在面临某种危险情境时,企图摆脱而又无能为力时所产生的担惊受怕的一种强烈压抑情绪体验。恐惧心理就是平常所说的“害怕”。从汉语词汇的角度来看,意思是惊慌害怕,惶惶不安。这个词汇出自《易·震》:“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最近,阅读美国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和大卫凯斯勒的著作《人间生死书》。关于书中对恐惧的解说,有了新的看法。
书中指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恐惧是一种有益的信号。但是在没有实质危险的时候,我们也容易经历恐惧,而这种恐惧是人为的虚幻的。这种虚构的恐惧存在的目的是要告诉我们,让我们学着去选择爱他们是灵魂,要求成长和痊愈的呼号,他们是可以重新选择的机会。
生活中有很多让我们害怕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比如说我们和陌生人交流,比如说我们和别人进行约会……有时候我们对这些感觉不闻不问,反倒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因为这也是恐惧。他们善于伪装自己的方式,我们层层剥开的话,我们才能发现这种害怕的本质就是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我们要学着放松这种恐惧感,才能让我们无比轻松的面对这一切。
而要超越恐惧,我们就必须以爱为踏板。幸福、焦虑、欢乐、愤恨情感分类有多种,但是最核心的情感只有两种,一种就是爱,另一种就是恐惧。所有积极的情感都来自爱,而消极的情感则来自恐惧。
恐惧涉及到过去,也联系着未来,而只有爱,才在当下。爱的发生是唯一真实的当下,所以爱才是唯一真实的情感。我们活在当下,便意味着活在爱中,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目标,所以要学着爱自己,用爱充满自己,驱走恐惧。
让我们试着每天迈出一小步,从那些让我们恐惧的小事做起,如果不敢挑战,等于是给了恐惧蓄积能量的机会,我们要学着利用爱和友善的力量去克服恐惧。正如海伦•凯勒所说过的那样,“对于生命来说,要么去无畏的冒险,要么就是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