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博主说山东人春节走亲戚的段子,她家初一买了一箱牛奶走亲戚,到了十五发现这箱奶兜兜转转又回来了。她说,假设村里有人买了一箱牛奶,如果东西流动的速度够快,那么全村的人家就都拥有过一箱奶。
我是信的。小时候在农村走亲戚,春节走亲戚带礼物必须有一块猪肉,重约六斤,带着排骨的那种,俗称“礼”,礼尚往来嘛。带着“礼”去到谁家,谁家都不能留下它,要还礼,用自己的礼调换一下。千万不能直接把亲戚带来的礼退回,那就出乱子了,说明你要给人家断交。所以,每家每户只需要花钱买一块“礼”,换来换去最后还是每家都有一块“礼”,有时候转一圈下来,自己买的那块肉又回到自己手里了。
现在走亲戚不买肉了,城里乡下都流行拿牛奶。不管亲戚有几家,只需要买去一家的礼品,到最后亲戚互动完,还是会得到一份礼品,相当于没花钱走亲戚。当然,我说的是一般情况下,也有特殊的情况。比如关系很亲近的,多买些礼物,或者有的去看长辈的,不接受他们的回赠。这样的结果要么是自己送出去很多,最后没收到东西,也可能会家里最后剩下很多礼品。有时候就牛奶泛滥,又没人爱喝,放着就过期了,很可惜。
昨天初七,闺蜜一大早来玩,进门就找我女儿,她想见见孩子。女儿十天假期,在家待了六天,去潍坊与同学玩了两天,初六已经返回北京了。高铁票难买,她只能抢到哪天的票哪天回,不能在家休满假期。与闺蜜聊天半天,她临走时,我再次强调,我俩之间别搞俗气那一套,请把带来的礼物带走,我也不与你交换。我从小就厌恶这种人情往来,我喜欢与人简单相处。我没有那么多的心眼去处理人际关系,我只想随性而为。作为好朋友,我一次次告诉她不要在我不同意的情况下给我带任何东西。她偏偏与我性格不同,喜欢搞人情关系,我感觉很累,很不舒服。我家里堆了好多礼品,已经送出去很多了,我一个人吃不多少,我不会再要她的东西,其中有一箱牛奶。真希望大家以后串门就别拿牛奶了,花了钱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