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上下下连续忙碌了一个月,就为了应对9月底来自大众的第三次审核。为什么是第三次?因为前两次都失败了,感觉大众公司对我司还是非常客气的。
审核人员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没有带走什么,却留下了39个黄灯不符合项和6个红灯不符合项(理论上讲只要有一个红灯不符合项,审核人员就可以立即收拾包袱走人。),据说他们明年4月份还会再来一次,真是我司虐你千百遍,你待我司如初恋。
今天是节后的第一天上班,我并没有感受到与其他时候不一样的氛围。我反而有点怀念大家在应对审核时那种紧迫感,而现在反而像是高考结束后,如释重负。是破罐子破摔或者是奋发向上?只有天知道。
听本部门陪审同事说,前两次别人面对我们的解释或者扯皮时还会选择手下留情,而这次却是一边听着你扯皮一边无情地开着不符合项。如果我是公司现场的陪审人员,我无法说出一些平时各部门间相互扯皮的话,因为大家都知道事不过三。
据我了解,公司是有订单的而且是大订单,但就喜欢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记得审核前夕,在陪同设备保障室室主任进行车间巡检时,他说了一句让我十分震惊的话:“我们是有订单啊,有可以使我们公司满负荷生产大半年的订单,但是我们生产不出来产品”。
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为什么公司上上下下都在集中火力面对来自大众的审核,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到改善生产或者产品上。
距离大众上次审核已经过去将近一年,明明给了我们一年时间去改良我们的生产状况,而我们却选择在最后一个月临阵磨枪。怪不得有同事愿意打三块钱的赌,赌这次审核不过。退一万步讲,就算这次审核真的能过,我们能生产处别人满意的产品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
企业尚且如此,反过来对我们个人也是一样,时间总是最关键的因素。花费了多少时间在个人成长上,我们最终就会收获多少。临阵磨枪只能是权宜之计,且不能多用。不是因为它失败的几率太大,而在于一旦我们习惯于临阵磨枪,我们就再难以埋下头,脚踏实地的去干一件事,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