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生平最讨厌过年。
相信跟悠悠一样的,大有人在。
对于她们,年,意味着别离,意味着无尽的担忧,也意味着年夜饭时无望的等待……
从小到大,每年三十,是悠悠父亲一年当中起床最早的一天。不为勤劳,不为贴春联福字,更不为陪她和弟弟玩上哪怕一会儿,为的是早点离开,去找寻他的“财宝”。
而妈妈从起床后就开始忙碌:做饭、洗碗、打浆糊、贴春联。紧接着就是准备午饭。按照家里的习俗,通常中午都做好一桌丰盛的饭菜,家里只有一口锅,妈妈一样一样的做,做六个或八个菜要2、3个小时。
做好以后,妈妈总是怀揣希望,盼着悠悠父亲回来再开饭,可是没有一次叫她如愿。那时没有电话,就是等。
总是等的天色渐晚,饭菜也凉了又热,才叫悠悠和弟弟吃。那边的他定是吆五喝六正起劲呢!
晚上,又是悠悠妈妈一个人忙上忙下包饺子、做菜,她和弟弟打下手帮些小忙。
时光荏苒,手机逐渐普及。悠悠和父亲都有了手机。
仿佛永远有希望似的,悠悠在妈妈和弟弟满眼的期待中拨通了他的电话,传来的依旧是恼人的各种耍钱声。还有他不耐烦的一句:别等我了,正玩着呢!
放下电话,妈妈默默的开始煮饺子。少时,悠悠和弟弟不更事,已经习惯了基本整个正月期间他不在家,所以照例开心的吃妈妈做的饺子,只有放爆竹的时候,才会想到要是有人帮忙把长长的鞭炮挂起来燃放,该有多好。
年复一年,终于悠悠和弟弟长大了,知道过年于你而言,不是家人团聚,不是一起吃顿年夜饭,聊聊家人的日常。而是意味着你大好的放肆耍钱儿日子来了,可以痛痛快快的大干一场了。
悠悠的父亲是缺失的,向她一样,过年父亲不在家陪着吃年夜饭的,不知有多少诉不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