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梅森公园,还有一部分被CuIver马路隔开,从Havard和CuIver的路口过马路,走到公交车站牌处(59路,167路)的岔路口,即通向威廉梅森公园。
这里景观和马路对面的威廉梅森公园风格完全不同,适合徒步和骑行。
枯败的花草,落叶的桥木,一派冬天的肃寒。走在小路上,被高高低低的植物包裹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有低吟浅唱的虫鸣鸟叫,有呼啸的车声,只闻其声,不见车影。
"野旷天低树",大大小小的花木,都用一种潇肃的色调,表述着古诗中的那种苍凉,撩拨出一点点惆然若失的心绪。
只有天色,是明艳的蔚兰,飞机,在蔚兰的底色上,慢慢画出长长的白浪。
沿着university路,公园在Goldenglow,Yale和Concordia University处,有三个进出口。
从concordia university边上的那个出口出来,右边即是建在山一上的协和大学尔湾分校。
沿着上行山路,走进大学。大学里面草青、树绿、花妍,似乎威廉梅森公园分属不同的季节。
路傍,有个小型烧烤花园,倒树为座。
看到泥土中的半截树桩,立刻想起和孩子一起读过的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爱心树》。古今中外,亲情概莫如此,眼泪往下流,江海不倒灌。父母为我远离故土,今天,我因孩子而游走在异域他乡。
在二棵结着小红豆的树下,几根树杆围圈为座,想象得出人们集会时的欢快,地上落满了红豆,让人想起王维的《红豆》。
更有女生,把吊床结在山顶的大树之间,备有饮料,窝在吊床中用电脑工作,远山、村庄、公园,尽收眼前,风物无限,快意人生。
再往上行,再是一座小教堂(Good Shepherd Chapel),鲜花环绕,高高的十字架立于白月季之中,简洁素净。
就象竺可桢为浙大学生留下三个著名的问题一样,这儿也向信徒们提了四个问题。
站在教堂后院,回望来路,远山如画,延绵天际,橘子郡大公园的橙色热气球,如金色落日,点染在山色之上。
威廉梅森公园的小路,在草木之中,蜿蜓如练。
站在山顶的大学和在山底的公园,心境竞如此的不同,难怪古人云:“更上一层楼”,难怪古典说:“要占领头部”,难怪任正非说:“要有历命感”,皆因站位不同,风景不同,认知不同,需求不同。
从教堂后庭,拾级而下,小路边的植被,被一条泥土小路分开。
鲁迅说:“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大约就是指这样的小路吧。
顺着这条泥路下山,最穿过树丛,到达山下的威廉梅森公园,返程走回CuIver和Havard路口的公园出口处,大约花1个半小时。
自然风情,粗旷大气,人文景饰,精美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