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就是指藥物的寒熱性質,細分可分為寒、熱、溫、涼四種。
“味”,一是指氣味,是人透過嗅覺對食物、藥物的基本判別;一是指滋味,是人透過口舌品嘗的感覺。
神農氏嘗百草,先分有毒無毒,再分寒熱溫涼,為藥物食物定性;繼之,鼻嗅腥臊香膻臭五氣,口辨酸苦甘辛鹹五味,為其定味。這是以人為本認識自然的方法,根據人體對藥物的感覺、反應,判定藥物的性質。就像一束光線穿過三棱鏡分成七色一樣,化深不可測、紛繁復雜為簡單明了,使中藥學沒有陷於博物學的龐雜、鑽牛角尖,或與客觀事物較勁的氛圍,也沒有陷入分析成分、提煉單一成分的怪現象;而是關心團隊協作,觀察整體反應,以復雜未知的人,對復雜未知的藥,得出簡單可見的結果,體現了中國人的智慧。
中醫重視藥的性質,輕視藥的作用,因為藥性是恆定不變的,而藥效則是因人、因時、因地改變的。察其性而知乎用,了解掌握了藥物性質,就會預測在不同病理條件下藥物作用,同時也避免了追求明確藥效而去發現、制造劇毒藥物。所謂“用藥如用兵”,用藥和用兵是同一個道理。
遺憾的是,現在中醫盲目跟從西醫的理論,舍棄傳統理論的精華,忽視藥性,盲目追求確切藥效。中醫教材按功效分類,發汗、瀉下、利水、活血、止血、湧吐等,去性存用,這樣教學,要不就是否定中藥療效,要不就是無毒變成有毒、小毒變成大毒。這麽發展中醫中藥,就是毀滅中醫中藥。
“性”就是指藥物的寒熱性質,或許人熱,或許人冷。細分可分為寒、熱、溫、涼四種,又稱四氣,因為這是一種無形的能量變化。
熱性的藥物或食物有熱毒,對於陽氣衰微或陰寒內盛的人最合適不過,正常人服用就會感覺燥熱,加之火性炎上,吃多了會導致“上火”,出現目赤腫痛、咽喉腫痛、顛頂面部節種、口腔舌面潰瘍、牙齦鼻腔出血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熱擾心神,導致心跳過快、興奮、失眠、狂躁等症狀。熱性的食物有雞肉、羊肉、狗肉、辣椒、花椒、芥末、白酒等,藥物有鳥頭、附子、細辛、麻黃、人參、當歸、大小茴香、吳茱萸、硫磺。
寒性的藥物,本身具有寒毒,用來平衡熱毒。正常人吃了,難免損傷正氣。很多抗生素都屬於這一類型,退熱抗感染效果明顯,但是對腎功能、腸道正常菌業的傷害也是顯而易見。
中藥中苦寒的藥物比如龍膽草、黃連、苦參、木通等,極易傷害胃氣、導致消化功能減弱,病人出現惡心、嘔吐,嚴重的會導致腎功能衰竭,出現尿毒症。石膏和大黃也是鹹寒的藥物,用來清解肺和大腸的熱毒,使用不當的話,就會導致泄瀉不止、呼吸衰竭的症狀。現代人崇尚排毒減肥,長期服用大黃、蘆薈類的陰寒瀉藥,其副作用會在不久的將來顯現出來。
寒性的食物中首先就是冰水、冰棒、冰淇淋、冰可樂、冰啤酒。中國人的體質不同於歐美人,盲目照搬人家的飲食習慣的話,非得病不可。寒性最重的其次就是牛奶,無論在何種溫度下飲用。
“味”,一般是指氣味,是人透過嗅覺對食物、藥物的基本判別;一是指滋味,使人透過口舌品嘗的感覺,神農嘗百草,用的就是這種方法。同判定藥性一樣,味也是以人為本的主觀指標,同樣把紛繁復雜的藥物、食物變得簡單明瞭。
中藥大多數是在有毒無毒之間,有偏性但是不劇烈;有寒熱之分,但是不足以影響全身,且能作用於特定的臟腑、器官,使之動或使之靜,使之寒或使之熱。古人透過細致入微的體驗觀察,總結出中藥學的歸經理論,也就是氣味不同的藥物,會分別作用於不同臟腑、器官。
俗話說:“蔥辣筆鼻子蒜辣心,芥末辣的鬼抽筋。”同樣是辛辣的食物,對人的器官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蔥聞起來很香,吃起來不辣。大病初愈的人,往往想吃一碗蔥花面。但是切蔥的時候,往往會讓人涕淚橫流,噴嚏連連。中醫認為,蔥性熱,耐寒,故有“凍不死的蔥,餓不死的兵”一說。氣味辛香,上能通督脈,散寒開竅,下能通任脈,湧出唾液、眼淚、胃液。做飯的時候放蔥,除了能喚醒食欲,還可以平衡食物的陰寒屬性,也能掩蓋肉類腥臊的味道。由於蔥過於辛香走竅,所以煎炒時間不宜太長。
蒜聞起來氣味不大,煎炒以後有蒜香,吃完生蒜的人會有蒜臭味,令人難以忍受。吃蒜以後會產生燒心、疼痛的感覺。中醫就是掌握了蒜的性味,趨利避害,用蒜來治療由於陰寒積聚心胃導致的胸悶、胸痛、食積、心下硬痛。
吃芥末的感覺就是直沖牛鬥,渾身顫慄。中醫認為是通督脈,鼓舞肝膽陽氣。所以中醫使用白芥末籽來治療陰寒積聚麻痺的病人。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了當年伊尹與湯王談論烹小鮮而治理天下的精彩對話。伊尹認為,作為美味的三類動物,水生的動物氣味腥,食肉的氣味臊,食草的氣味膻。那麽,怎麽做出佳餚呢?主要依靠水、火、味的調節。以醋消除腥味,已薑去除膻味,以酒除去臊味。調味的時候要平衡甘淡、酸澀、苦焦、辛辣、鹹鮮,它的組合是有主,有助,有反佐牽制,有烘托陪襯。根據鼎中的變化,掌握火候,掌握調料擱放的先後次序和量的多寡,才能獲得久而不敗、熟而不爛、甜而不膩、酸而不澀、鹹而不齁、辛而不散、淡而不寡的美味佳餚。
氣味學說不僅在治療而且在日常預防保健方面有廣泛應用。普通人口舌能分辨的味道有十種,那就是酸澀、焦苦、甘淡、辛辣、鹹鮮。人有天生或訓練出來的敏感味覺。既然是主觀感覺,味覺就不僅與客觀的食物、藥物有關係,還與人的身體、情緒、神志有密切的關係。中醫講“舌為心之苗”,心不在焉的時候,無論吃什麽山珍海味也是味同嚼蠟的。心情喜悅、飢餓急切的時候,粗茶淡飯、糟糠腐朽也會讓人甘之如飴。
心神對味覺也有選擇性,隨著身體、情緒狀態的不同而調整。
中醫發現了五味對心神的不同影響,借此調神,進而調氣。中醫的五行理論認為,舌尖屬心,主鹹苦;舌兩側屬肝,主辛酸;舌根屬腎,主甘苦;舌前中屬肺,主鹹酸;舌後中屬脾,主辛甘。現代科學發現舌面上分布有味蕾,感受甜味的味蕾在舌尖比較多,感受酸味的味蕾在舌兩側的後半部分比較多,感受苦味的味蕾集中在舌頭根部,感受鹹味的味蕾在舌尖和舌頭兩側的前半部分。
中醫醫療和食療,就是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態,透過使用不同味道的藥物和食物,結合食物和藥物寒熱溫涼的性質,順應或抑制心神,借此調整臟腑功能、氣血運行,以達到五臟平衡和諧的目的。
辛辣溫熱的食物和藥物,比如大蔥、肉桂、小茴香、白酒、雞肉等,可以溫補肝氣,推動肝血,促進消化,抑制吸收。對於手足逆冷、陽痿、筋疲、痛經、肥胖,腸胃蠕動遲緩的人最合適。平素喜歡吃甜食的人,應該有意識地增加辛辣。
酸寒的食物以水果居多,比如梨、蘋果、柿子等,大米、薏苡仁等也屬於此類。秋天幹燥,最適宜吃,可以滋養肺陰,潤澤皮膚、毛髪。酸寒的食物或藥物還能平皃肝氣,軟化血管,控制高血壓。對於嗜酒、嗜辣的人來說,應該多吃水果。老百姓吃糖蒜、臘八蒜,就是用酸味平衡、抑制辛辣對口腔黏膜、胃腸道粘膜的刺激。但是如果吃的過量,或許是陰寒體質的人吃,就會導致陰寒內斂積聚,皮膚出現黑斑,胃內出現結石。
酸溫的食物,比如杏仁、山藥、木瓜、米醋、山茱萸、五味子等,經常食用可以止咳生津,生髪烏髪,也適宜老人虛喘、大便秘結幹燥的。
甘淡甘甜的食物最多,首推淡水,沒有人能離得開它。古人講究喝活水,以泉水為最佳,井水、河水、雨水、雪水次之。飲水應當煮沸熱飲,喝冰水、碳酸水只能加重身體的陰寒。目下流行晨起即飲數杯白水的所謂“健康療法”,國人體質以虛寒居多,照此飲法,非中水毒不可。水飲不化,在腸胃駐留,削弱消化功能。甘淡的水少飲能補充體液,多了就利尿傷腎,所以古人在水中加入苦味的茶葉來平衡。
甘甜溫性食物以小麥、小米、黍米為代表。饅頭多嚼一會兒,就會感到甘甜。熬小米粥時浮在上面的粘稠米精最養人,最適宜消化吸收不良、大病初愈的人食用。
鹹味的食物、藥物以肉類居多,特別是紅肉。血肉有情之品可以補養心氣心血,少了鹹味,精神體力都會下降。鹹味吃多了,可以導致血液粘稠、凝滯,血壓升高,也影響心神、心情,興奮、激動、失眠、狂躁。
苦寒的食物以綠色蔬菜居多,苦菜、苦瓜、苦丁茶最為典型,藥物之中苦味佔了絕大多數,良藥苦口利於病,這大概與平時我們飲食中普遍缺乏苦味有關。蔬菜的苦寒性質,最適合消化肉食。蔬菜最好熟食,迷信生吃蔬菜不損失營養的人,其實是以不消化不吸收為代價的。特別是寒性體質的人,最好清炒蔬菜或用蒜蓉、蔥姜炒,來平衡寒性。
苦味溫熱性質的食物首推鍋巴、飯焦,烤饅頭片是開胃化食的上佳食品,經常推薦給胃寒、流涎的孩子們吃。吃炭火烤肉的時候,烤得出現微微焦黑的碳焦,就是消化肉積的佳品。苦味可以清瀉鹹肉積滯。中藥經常用到焦三仙,就是把山楂、麥芽、神曲炒焦,用來消化肉食積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