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小屁孩的时候,跟随父母去长辈家里拜年,父母总是教我们对长辈说“恭喜发财”,“新年快乐”之类的话。
现在的小孩跟随父母去长辈家里拜年,父母教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开口就问:“你家WIFI密码多少呀?”
着实让人错愕不已。
甚至拜年都不需要迈开腿来亲自上门,只需要动动手指发个语音,然后用转账的方式取代新年礼品。
太多的有关于儿时记忆的年味,已经再也无法回味了。于是,时常有人抱怨年味越来越淡,甚至在外漂泊一年也不想回家过年。
真的是年味淡了吗?
或许只是人们的需求不同了。
儿时的年味之所以浓,是因为因为新年有各种好吃的零食,好看的新衣裳,美味的佳肴,以及来自长辈的压岁钱……这些东西对于孩子来说已经足够幸福了。
而现在的年味之所以淡,是因为好吃的零食,好看的衣裳,大鱼大肉,以及一两百块的压岁钱已经无法刺激成年人的你的兴奋神经,无法令你感到快乐和满足。
面对步步紧逼的新年,已经成年已久的你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年充满着忧虑,没有了儿时的期待,对于新年的恐惧远远大于喜悦。
新年的到来,意味着一大家子人要坐在一起吃饭,人们不像过去一般吃着团圆饭唠家常。而是问东问西盘问你的隐私,打着关心你的名义,刺痛着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七大姑八大姨总是会“关切”地问:“你在干什么工作呀?收入高不高呀?谈没谈对象呀?”
“你看老李家的儿子,年薪都好几十万了,老李真是生了个宝贝儿子,终于不用为儿女成家立业的事情操心了,可以享清福了。”
“你也老大不小了,也该为婚姻大事做打算了,老王家闺女和你一样的年纪,她两个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难道就真的一点也不急?”
……
面对一伙亲戚长辈的“关心”,薪资微薄,尚且单身的你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陪着笑脸敷衍几句,然后埋头吃饭以掩饰脸上的尴尬。
好好的团圆年,变成了相互攀比。没人关心你过得好不好,只关心你挣得多不多。
面对着渐渐变味的年,越来越多的人抱怨年味大不如从前,于是有人选择不回家过年。
前几天试着打电话联系儿时的玩伴,询问他具体什么时候回去。然而,得到的回复是今年没挣到钱,也没娶上媳妇就不回去了,就这样回去的话反而闹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常说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变成了“没钱则没脸回家过年”?
我才终于意识到,一切真的变了。过去的年味与现在的年味不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过年回家不再是单纯的回家与家人团圆,而是衣锦还乡向故人炫耀!
真的是年味淡了吗?
不,只是人的需求变了。
儿时的你,可以为了零食、新衣服、压岁钱……觉得过年很好,很开心。
长大后的你,零食、新衣服、压岁钱……已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你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年味没变,真正变的是人心。
但无论怎样变,不变的是年所带给我的快乐,儿时的我是真的因为过年而开心过,这就足够了。
我仍旧记得,大年三十包在饺子里唯一一个硬币被我吃到嘴里的那一瞬间的心情,简直比彩票中了头奖还要高兴;
我仍旧记得,一张张崭新的人民币,小心翼翼的放在枕头里舍不得花,然后在元宵节过后被妈妈以“我帮你存着”的名义骗走;
我仍旧会记得,除夕夜一家人以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方式守岁,结果没等到赵本山的出现,也没听到冯巩说一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便沉沉的睡去。
太多有关于过年的回忆,平淡而温馨。
你远在故乡,一年未见的父母,或许一直有一句“我想死你了”藏在心中,将要脱口而出。
在外的游子们啊,就回家吧!
父母在,人生尚有归处。你永远是父母眼中的孩子,有父母在的年味,便是儿时的年味。
无论年味是否变淡,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并非衣锦才能还乡。陪亲人唠唠家常,和朋友叙叙旧情。享受这份简单的美好。
我仍旧坚信不疑。从儿时到现在,无论年味怎样变化,团团圆圆才是永痕不变的年味。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www.greatytc.com/p/ee05f7eff678